清代捐输(即由士民报效,向国家捐献财物,政府对捐输人给予奖励)盛行。按旧制,捐输人须赴部领照,款项归户部拨用。咸丰以来,政府同意户部发空白文武职衔及贡、监生执照给地方省府,捐输人可直接在地方缴纳财物。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A. 西方国家进一步加剧对华侵略
B. 绅商群体的经济实力发展壮大
C. 晚清政府面临严重的吏治腐败
D. 农民起义对清政府财政的冲击
明朝时对数学理论的研究处于停顿乃至衰退状态,但实用数学普及程度却超越以前的任何一个朝代。民间出现了大量内容浅显、切近实用的数学书籍,书中将公式和法则编成口诀,使之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和推广。材料中明朝数学的演变
A. 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B. 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 推动古代数学向纵深发展
D. 表明明代数学成就落后于西方
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中写道:“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顾炎武意在强调
A. 风俗关乎国家命运
B. 政治改革的条件
C. 社会教化的作用
D. 君主专制黑暗腐朽
孔子:“君子义以为质”,孟子:“舍生而取义”,董仲舒:“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由此可知,“义”的提出,目的在于确立
A. 价值准绳
B. 施政之术
C. 人伦秩序
D. 行为规范
西汉后期贡禹、东汉张林都曾主张废止钱币,国家租税皆征布帛及谷。在《后汉书》中,征收“租调”、“调取谷帛”等记载累见不鲜。这
A. 说明田庄影响国家税收
B. 反映出社会动荡不安
C. 进一步固化了小农经济
D. 说明商品经济的繁荣
《国语•齐语》“工之子恒为工。”《荀子•儒效》“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唐六典》“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这种古代手工业传承特点出现的根本原因:
A. 保护手工业发展和促进生产力进步的需要
B. 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狭隘性
C. 我国古代手工业没有市场导致
D. 确保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