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1800年世界不同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单位:百万)
地区 | 1400年 | 1600年 | 1800年 |
中国 | 70 | 110 | 330 |
印度 | 74 | 145 | 180 |
欧洲 | 52 | 89 | 146 |
非洲撒哈拉以南 | 60 | 104 | 92 |
拉丁美洲 | 36 | 10 | 19 |
上表说明了
A.工业革命是不同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根源
B.印度人口的持续增长是因大量黑奴的贩人
C.中国与拉美人口数量的变化均缘于殖民扩张
D.不同地区人口变化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944年,几乎所有在延安的西方记者发出了这样的心声:“我们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中国……这个中国充满希望,没有饥饿,没有失败主义情绪。延安使人感到未来的中国已经在今天出现。”西方记者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 抗日根据地建设成就巨大
B.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C. 中共的坚持抗战赢得尊重
D. 国共两党之问的精诚合作
1917年l1月11日,中华革命党人主办的《民国日报》报道说:“俄京激烈分子突起骚扰推倒克伦斯基政府……仅为一时之现象。由此以观俄国大局,断不致因此次之改变而根本上之动摇也”。1918年6月17日,《民国日报》的社论却称俄国为“民主友邦”,称布尔什维克为“新派”。《民国日报》报道的变化表明中华革命党
A. 认为彼得格勒的胜利只是暂时现象
B. 认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符合国情
C. 希望借助苏俄的力量进行革命斗争
D. 认为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暴乱
马克思认为:“(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抱定什么任务。他们没有提出什么口号。他们所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有当权者的惊惶还更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似乎就在于用奇形怪状的破坏,用全无建设工作萌芽的破坏来和保守派的腐化相对立。”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太平天国运动不能提出完整正确的社会改革方案
B. 中国社会没有产生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社会力量
C. 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错失战略发展机遇期
D. 太平天国集团的内部争斗削弱了向心力和战斗力
鸦片战争时,琦善派人探听了一些英国的情况,并据此写了一份奏折上报朝廷,言道:“……是固蛮夷之国,犬羊之性,初未知礼义廉耻,又安知君臣上下?且系年轻弱女,尚待择配,则国非其国,意本不在保兹疆土,而其国权奸之属,只知谋取私利,更不暇计其公家……故求索不专在通市。”这份奏折反映出琦善
A. 认识到了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源
B. 以中国传统观念解读英国政情
C. 对英国大臣的操守有正确认识
D. 认为英国权臣操纵着国家政权
美国1787年宪法并未像早期的州宪法那样,在新政府中没立独立的内阁机构。虽然内阁后来得到公认而成为联邦政府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始终无法定权力,无法定组织原则,无法定运行机制……19世纪60年代以来,不断有人提倡改革内阁,加强内阁与国会的关系,提高内阁的地位,使其成为对议会负责的机构,但结果都未获得成功。导致上述现象的根源在于
A. 内阁地位提高会削弱总统权力
B. 美国内阁的政治地位比较低
C. 权力之间制约与平衡遭到破坏
D. 1787年宪法规定的立国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