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1944年,美国接纳了为数众多的知识难民,大约有22842到25535人之间,其中,在美国继续从事原来工作的大约有15000至17000人。但美国本土却约有5000名博士处于失业状态。这一现象最能说明
A. 纳粹独裁统治导致欧洲知识难民涌入
B. 经济大危机波及到美国的知识界
C. 罗斯福政府实行宽容的知识移民政策
D. 大学和科研机构对人才需求有限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情况
时间 项目 | 工业生产 下降率(%) | 固定资本 投资下降率(%) | 失业率(%) | 消费物价 上涨率(%) |
1970年 | 8.1 | 9.2 | 6.2 | 6.6 |
1975年 | 15.1 | 16.8 | 9.2 | 15.3 |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包括
①美元的国际信用动摇
②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
③国家减少对经济干预
④经济的滞胀程度加深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人形成了“挥霍、时髦、风流”的消费性格,以高消费作为肯定自我价值的手段。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各报刊发表了很多反对奢侈与挥霍、提倡节俭、发展生产的文章,政府和市民均也从不同角度检讨自己的消费观。上海市民消费观发生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A. 日本侵华不断扩大
B. 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C. 革命根据地的兴起
D. 政府与媒体的倡导
1842—1846年,中国茶的出口增长了一倍,丝的出口增长近5倍。1846—1856年,茶的出口再增长55%,丝的出口又增3倍多。除传统的丝茶贸易之外,驼毛、羊皮、羊毛、牛皮、猪鬃、锡、豆类、原棉等新品种不断扩大输出,特别是锡和猪鬃,由于英国的需求增加,成为对外贸易的抢手货。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B. 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
C. 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D. 中国对外贸易处于顺差
明清时期,江南本地农村过剩人口、外来人口大量汇聚于城镇的工商业,促使多种服务需求大增,形成一支可观的服务大军,包括轿夫、脚夫、饮食、旅馆、盘夫、土工、吹手、剃头、整容、饭馆、面馆、酒馆、膳食馆铺、娱乐服务业等。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江南地区人口结构变化
B. 南方经济获得较快发展
C. 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 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1400—1800年世界不同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单位:百万)
地区 | 1400年 | 1600年 | 1800年 |
中国 | 70 | 110 | 330 |
印度 | 74 | 145 | 180 |
欧洲 | 52 | 89 | 146 |
非洲撒哈拉以南 | 60 | 104 | 92 |
拉丁美洲 | 36 | 10 | 19 |
上表说明了
A.工业革命是不同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根源
B.印度人口的持续增长是因大量黑奴的贩人
C.中国与拉美人口数量的变化均缘于殖民扩张
D.不同地区人口变化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