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毛泽东在谈到中美关系时说:“我们跟美国建交,可能要在第三个五年计划完成后,也就是说,要经过18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我们采取这个方针,是为了尽量剥夺美国的政治资本,使它处于没有道理和孤立的地位。”这说明毛泽东
A. 极力拖延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B. 意欲使美国在国际上被完全孤立
C. 认为当时中美建交的条件不成熟
D. 强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说:“还需要尽可能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同时又强调了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限制问题,“限制不利于我们的、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方面。”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政策始终得到正确贯彻
B. 公私合营掀起这一政策执行的高峰
C. 此时对待民族资本主义政策上存在矛盾
D. “限制”的是不利于社会主义因素的方面
陈独秀认为“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府,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据此,陈独秀认为真正实现立宪关键在于
A. 民众思想得到解放
B. 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C. 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D. 传播西方民主思想
1871年,清政府和日本签署了《中日修好条规》,规定:“两国指定各口岸,彼此均可设置理事官,约束己国商民。凡交涉财产诉讼案件,皆归审理,各按己国律理合办。”这说明
A. 清政府洋务运动获得成功
B. 近代治外法权都是相互的
C. 日本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
D. 清政府一度拥有治外法权
某思想家认为:“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材料中的思想家强调
A. 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
B. 知行合一是获取天理的关键
C. “格物致知”才能求得天理
D. 顺应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
唐代科举分为常举和制举。常举每年举行考试,科目主要是明经、进士、明法等,应考者有两个来源,一为生徒,即由各级各类学校保送者;二为乡贡,即经州县考试选拔的自学者。制举是为了搜罗非常人才而临时设置的考试,所设科目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等。一般士人和官吏都可应考,录取者优予官职或提升。这说明唐代科举制
A. 保证了人才选拔的公正性 B. 进一步扩大了统治基础
C. 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差异 D. 沉重打击了贵族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