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争夺战后世界经济的主导权,英美两国于1943年7月分别发表了各自的战后方案,即美国的”怀特计划”和英国的“凯恩斯计划”。战后,英美两国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美国允诺给英国巨额贷款的诱压下,英国被迫接受了美国的方案。这充分说明
A. 国家经济实力决定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B. 美国与英国共同分享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
C. 纽约和伦敦成为世界经济的两大中心
D. 英国顾全大局,与美国结成货币联盟
1982年,中央在温州开展了打击严重经济犯罪的运动,即“八大王事件”。温州第一批成功的个体户,被戴上“投机倒把”帽子,遭到整肃。这一行动对民众中刚刚涌动的致富热情,无疑是致命一击。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之后,“投机倒把”这个词没人提了,而“下海”等词汇流行开来。这说明
A. 领导人的言行是经济发展风向标
B. 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 邓小平南巡提出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D.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1958年一年国家职共人数增加了2093万人,第二产业劳动者人数从1957年的2115万人猛增到1958年的7034万人,一年时间增加了4919万人。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家加速城市化进程
B. 国家实行户口迁移自由的政策
C. 国家缩小城乡差别
D. 进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受西方学术影响,社会史研究在中国兴起并逐渐占据重要地位。社会史研究的视角相对于以前主流的政治史有很大的不同,有学者总结:如果说以前的政治史是“眼光朝上看”的话,那么社会史则是“视线的下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时令风俗等都成了研究的重点。导致中国史学研究转型的原因是
A.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B. 改革开放的促进
C. 政治的大众化和民主化的推动
D. 市场经济的发展
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 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 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1979年3月15日,瑞士雷达表首次在中国电视上播放了一条长达l分钟的广告。同一天,上海《文汇报》上也登载了瑞士雷达表手绘插图的通栏广告。这说明了
A. 中国己经开始经济体制改革
B. 中国企业开始面向国际市场
C. 中国己经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D. 中国开始确立市场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