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决定征收l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市场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上述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
B. 西欧、日本经济崛起,联合抵制美国的经济控制
C. 日本、西欧、美国的市场竞争
D. 日本、西欧、美国三足鼎立
2011年l月l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十七周年的日子,有人说该协定是使墨西哥迅速进入发达国家俱乐部的灵丹妙药,也有人说它是可能给墨西哥经济带来灾难的“特洛伊木马”。对以上说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墨西哥很快成为发达国家
B. 墨西哥不应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C. 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有利有弊
D. 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意味着灾难
关贸总协定生效以后的40多年里,经过数次多边谈判,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35%减至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期也下降到13%,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达10万种。同期内,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通过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
A. 发达国家在关贸总协定中没有受益
B. 关贸总协定让发展中国家获益匪浅
C. 关贸总协定减少贸易壁垒的努力正日见成效
D. 美元控制了世界贸易额的大部分
为争夺战后世界经济的主导权,英美两国于1943年7月分别发表了各自的战后方案,即美国的”怀特计划”和英国的“凯恩斯计划”。战后,英美两国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美国允诺给英国巨额贷款的诱压下,英国被迫接受了美国的方案。这充分说明
A. 国家经济实力决定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B. 美国与英国共同分享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
C. 纽约和伦敦成为世界经济的两大中心
D. 英国顾全大局,与美国结成货币联盟
1982年,中央在温州开展了打击严重经济犯罪的运动,即“八大王事件”。温州第一批成功的个体户,被戴上“投机倒把”帽子,遭到整肃。这一行动对民众中刚刚涌动的致富热情,无疑是致命一击。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之后,“投机倒把”这个词没人提了,而“下海”等词汇流行开来。这说明
A. 领导人的言行是经济发展风向标
B. 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 邓小平南巡提出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D.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1958年一年国家职共人数增加了2093万人,第二产业劳动者人数从1957年的2115万人猛增到1958年的7034万人,一年时间增加了4919万人。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家加速城市化进程
B. 国家实行户口迁移自由的政策
C. 国家缩小城乡差别
D. 进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