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李鸿章一再著文强调,中国的“制度文章”“科技水平”远超西方,...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李鸿章一再著文强调,中国的“制度文章”“科技水平”远超西方,西方科技如算学、矿学、化学、地学等都是从中国学的;王韬也认为,“礼乐制度、天算器艺,无不由中国流传及外”。这些主张

A. 超越了“中体西用”的范畴

B. 减轻了传播西方文明的阻力

C. 打破了“华夷之辨”的偏见

D. 成为了洋务运动的科学依据

 

B 【解析】从材料中内容来看,李鸿章和王韬的观点是在为洋务运动造势,是为了洋务运动中的技术能够更好的引进,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这一观点依旧在“中体西用”范围内;C选项错误,这一偏见依旧存在;D选项错误,洋务运动的科学依据在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点睛:本题关键之处在于时间的把握,材料中给出的时间是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一时期是中国洋务运动时期,因此材料中李鸿章和王韬的言论都是为了服务洋务运动,所以本题的答案也就清晰明了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1861年开始,英国人赫德执掌大清海关48年之久,下表为其在职期间海关征税金额表,据此表可知

时间

金额(单位:万两)

1863

638

1877

1206

1887

2054

1897

2275

1907

3386

 

 

A. 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B. 中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

C. 对外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D. 政府成为列强统治工具

 

查看答案

王夫之在明亡后一直以明朝遗民自居,坚决不与清朝合作。清朝末年的革命者将王夫之视为反清排满的象征而大加宣传。与此同时,清政府也将王夫之视为“忠君守礼”的典型,下诏予以追褒,并从祀文庙,加以供奉。这表明

A. 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

B. 历史评价受现实政治的影响

C. 历史人物具有多面性

D. 历史评价无法做到公正客观

 

查看答案

太平天国举行科举考试,要求白话写作,题目选自《圣经》、基督教论著和太平天国诏书,如“耶稣舍命待何为”;考生来自三教九流,包括算命人和巫师等;科试中榜率高,如湖北一次科试,1000名考生800人中榜。此科举考试

A. 弥补了传统科举制的不足

B. 推动了白话写作成为主流

C. 使基督教取代了儒家地位

D. 无法起到举才选能的作用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 贫富不均

B. 莠民作乱

C. 民性懦弱

D. 吏治败坏

 

查看答案

《威廉二世》一书中提到:威廉二世(1888年到1918年在位)想避免第二个俾斯麦出现,因为他认为俾斯麦过于专横——所有官员只能在他陪同下,才可会见皇帝。另一方面,在被逼退休后,俾斯麦一直猛烈批评威廉的政策。这一描述反映了

A. 德意志统一过程中充满权力斗争

B. 德意志经济发展加剧皇权膨胀

C. 德意志资产阶级代议制下的矛盾

D. 德国封建专制统治下政治腐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