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徐夤有诗云:“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该诗句中描述的瓷器
A. 质地纯净,官府垄断
B. 色泽光亮,晶莹如雪
C. 造型优美,釉色粉彩
D. 技术精良,面向市场
汉代法律规定,只有年老体衰之牛才可宰杀;唐宋法律规定,不管牛是否老弱病残,皆在禁杀之列。这一变化表明唐宋时期( )
A. 宰杀耕牛现象严重 B. 农业经济得到强化
C. 社会动荡耕牛锐减 D. 尊重民众宗教禁忌
“从它一产生就与土地兼并、贫富分化并臻而至,社会一再遭受破坏,连它本身也不能正常存在。它的存在和发展需要国家的适度干预,需要广大劳动人民的斗争。”材料中的“它”是指
A. 闭关锁国政策
B. 重农抑商政策
C. 土地私有制
D. 盐铁专卖政策
一句俗谚:种田种得全,只要买点盐!反映了小农经济这一经济形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农经济的产生是社会退步的一个表现
B. 小农经济形式下农民生活富足
C. 小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不稳定
D. 小农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这主要说明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A. 男耕女织
B. 铁犁牛耕
C. 精耕细作
D. 自给自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丰富的粮产,曾是江南成为基本经济区的一个主要原因。北宋以后,据称京师漕粟多出东南,而江浙居其大半,南宋时更有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从此江南就成为中国稻谷的生产区之一。但是近代江南地区粮食生产的地位开始下降,在早期的一个发展阶段之后,粮食生产并没有在江南的发展中起到带动的作用。在江南经济中起到这种带动作用的,不是粮食,而是其他产业,特别是棉花种植和棉纺织业,当然还有来自西方的其他产业。
——根据《近代中国经济地理的主要变化》等整理
材料二江南地区的古代棉纺,多是家庭妇女晚上的工作,很多时候是借着月亮的自然光工作的,这种情况在近代上海有了很大变化,在巨大厂房的生产车间,很多纺织女工集中在一排排的现代化纺织机械前工作,和古代织布机几天才能生产一匹布不同,近代纺织机器几分钟就可以生产一匹布。
——根据《江南纺织业变迁》等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与近代江南经济结构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和近代江南手工业的不同之处。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江南社会经济发生变化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