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比利时政府提供的贷款,从而打破了自1969年形成的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这一改变发生的背景是
A.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正式形成
B. 我国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 完全突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
供给侧改革是目前我国经济改革的热门话题,有专家提出可以用大规模减税、削减开支、紧缩货币的方法来推进供给侧改革,对此最有历史借鉴价值的对象是
A. “黄金时代”的美国经济
B. 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经济
C. 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经济
D. 二战后初期的日本经济
“三环外交”是英国在二战后初期的外交战略,其主旨是通过英国在与美国、英联邦和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环节中的特殊联系,充当三者的联结点和纽带,以维护英国的传统利益和大国地位。此外交战略
A. 削弱了二战后美国、苏联的实力
B. 有利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C. 推动了战后英国加入欧洲的联合
D. 目的是维持英国的世界大国地位
农民们宁愿在自己私人的土地上辛勤劳作,因为在那里,他们可以按照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耕种,然后在公开市场上以他们所能得到的最高价格,而不是政府为集体农庄生产的农产品制定的低价格出售他们的任何商品。因此,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到5%,却生产了25%到30%的苏联农产品。该现象反映了
A. 单一公有制的产生
B. 新经济政策的成效
C.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D. 余粮收集制的扩大
1947年7—8月,苏联分别与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等东欧国家签订了贸易协定,“把以前流向西欧或苏联势力范围之外的其它地区的大宗贸易转向了东欧”,以此来抵制西方的援助。这些协定
A. 导致了冷战的兴起
B. 推动了经互会成立
C. 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 使东欧经济长期高速发展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制定了与日本拼消耗,打阵地战的持久消耗战略。到1938年11月,国民党调整了其抗战战略,强调“政治重于军事,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变敌后方为前方,用三分之一力量于后方”。这一变化表明国民党
A. 抗战重心转移到敌后战场
B. 赞同中共的政治军事主张
C. 强化了片面抗战路线
D. 认可敌后游击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