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欧洲历史未入海洋时期以前,西方没有一个国家把...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欧洲历史未入海洋时期以前,西方没有一个国家把提倡海外发展当做政府的大事业。西人来中国者多半为个人的好奇心、利禄心所驱使。他们的事业与欧洲国家或民族的国计民生都没有关系。到葡萄牙人发现好望角的时候,欧洲的局势就不同了。这些国家的国王无不以提倡海外发展为政府及民族的大事业。那帮在海外掠财夺土的半海盗半官商居然成了民族的英雄。……值得注意的是,当欧洲在赢得对亚洲海上贸易的控制时,中国统治集团正在积极地反对海外事业。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十九世纪以前的中国人并不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世界各处的所作所为。这些西方的

来客用他们最初到达中国的行为介绍了他们自己,从而迫使中国人采取了某些他们认为理所应该的措施。中国人在封建时代是好客和没有民族偏见的,但从十六世纪以后,当中国人在自己的港口遇到暴行与杀戮时,中国人不得不对这一批新来的“不速之客”实行严格的防范和限制,采取必要的自卫措施,如采取封闭除广州外一切港口的严重步骤。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新航路开辟前后中国和欧洲在海外贸易政策上的变化,并分析欧洲在海外贸易政策上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方海外政策变化后产生的结果。

 

(1)变化:中国:由开放到实行闭关锁国 欧洲:新航路开辟前,个人行为,没有国家或民族做后盾。新航路开辟后,国家提倡海外贸易,鼓励个人到海外冒险奋斗。 原因:文艺复兴促进欧洲人思想解放;资本主义经济产生,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政府的鼓励;社会舆论的宣传和推动。 (2)结果:中国:起到了一定程度的自卫作用。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欧洲:利于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1)变化: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处于新兴经济崛起的时间,因此海外贸易被政府大大鼓励,可以带来很多物质上的积累。但是对于中国来说,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使得我国政府为了防患入侵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思想文化的变化,新兴经济力量的崛起,以及政府的鼓励与扶植。 (2)回答本题要注意联系所学知识,对中国的评价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不能只看到消极的一面,也要承认他积极的一方面。此外对欧洲的评价主要围绕对资本主义发展来谈,尤其是强调资本的原始积累。 点睛:本题是一道以材料为引子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本题实质上对比了东西方对于海外贸易的态度,引发学生对东西方在近代发展面貌的认识,由此树立学生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新兴国家”是近几年广泛流行于国际舆论和学术界的概念,在国际经济政治领域,与“新兴国家”相关的概念还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新兴市场”“新兴经济体”等,

这些“新兴”概念表明

A. 第三世界已占据主导地位

B. 国际关系主导力量的变化

C. 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D. 世界经济一体化被所有国家认可

 

查看答案

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比利时政府提供的贷款,从而打破了自1969年形成的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这一改变发生的背景是

A.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正式形成

B. 我国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 完全突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

 

查看答案

供给侧改革是目前我国经济改革的热门话题,有专家提出可以用大规模减税、削减开支、紧缩货币的方法来推进供给侧改革,对此最有历史借鉴价值的对象是

A. “黄金时代”的美国经济

B. 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经济

C. 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经济

D. 二战后初期的日本经济

 

查看答案

“三环外交”是英国在二战后初期的外交战略,其主旨是通过英国在与美国、英联邦和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环节中的特殊联系,充当三者的联结点和纽带,以维护英国的传统利益和大国地位。此外交战略

A. 削弱了二战后美国、苏联的实力

B. 有利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C. 推动了战后英国加入欧洲的联合

D. 目的是维持英国的世界大国地位

 

查看答案

农民们宁愿在自己私人的土地上辛勤劳作,因为在那里,他们可以按照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耕种,然后在公开市场上以他们所能得到的最高价格,而不是政府为集体农庄生产的农产品制定的低价格出售他们的任何商品。因此,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到5%,却生产了25%到30%的苏联农产品。该现象反映了

A. 单一公有制的产生

B. 新经济政策的成效

C.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D. 余粮收集制的扩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