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政治制度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安、史既...

政治制度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安、史既平,武夫战将以功起行阵,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大者连州十数,小者尤兼三 四,所属文武官,奚自置属,未尝请命于朝,力达势盛,遂成尾大不掉之势……自宋以臣知州事, 历代因之,遂无复弱干强枝之患。宋太祖及赵普之计虑(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深矣,而 议者徒谓宋之弱由此,是但知御侮力薄,不足以自强,而不知消患于未萌。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在政府权力的制约方面,(美国)联邦宪法采用了在同一体制内对于政府权力进行两向分割, 即对联邦和州政府的权力进行纵向分割,在联邦政府的层次上依三权分立的原则对中央政府的权力 进行横向分割。通过联邦制和三权分立体制形成了对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克服邦联体制下美国面临 的社会危机,同时形成了新的国家体制。

——王希《原则与妥协》

材料三 第一章 总纲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 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 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依法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有思想、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讯、人身、居住、迁徙、宗教 信仰及示威游行的自由权。

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束缚妇女的封建制度。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社会的 生活各方面,均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实行男女婚姻自由。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指出,安史之乱后唐代出现了什么现象?宋太祖是如何解决这 一问题的?这种解决方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在国家体制方面的创新表现。

(3)以上内容出自哪一历史文献?简要说明该文献的历史地位。

 

(1)问题:安史之乱后,唐中后期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解决:宋太祖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 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设转运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 控。 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防止割据内乱;军队战斗力削弱,形成“积弱”局面。 (2)表现: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中 央政府体现三权分立原则,总统掌握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法院掌握司法权,三者独立平等, 但互相制约,以防止专制。 (3)文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地位: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性质和人民权利。 【解析】(1)问题:根据“及安、史既平,武夫战将以功起行阵……遂成尾大不掉之势”分析得出。解决:根据“自宋以臣知州事”“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结合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析思考;影响:根据“遂无复弱干强枝之患”“议者徒谓宋之弱由此”可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影响。 (2)表现:根据“对联邦和州政府的权力进行纵向分割”“在联邦政府的层次上依三权分立的原则对中央政府的权力 进行横向分割”分别从中央和地方关系、中央政府体现三权分立原则分析解答。 (3)文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可知出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地位:结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性质以及内容进行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到2009年,我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和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市场调节价所占比重已分别达到95.6%和92.4%。这说明

A. 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B. 市场秩序日益得到了规范

C. 政府已经无能力干预市场    D. 计划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主导

 

查看答案

1985年是属于珠江三角洲的,无数胸怀野心的靑年人如孔雀东南飞,纷纷奔赴此地。这是因为该地方

A. 最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B. 经济政策进一步放开

C. 完全放开了企业自主权    D. 明确了国企改革方针

 

查看答案

“这种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土地的集体所有的性质,但使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材料中的"制度”是指

A. 农业合作社    B. 人民公社体制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乡镇企业制度

 

查看答案

据统计,1961年7月1日到1962年6月30日.我国共进口粮食117亿斤。同期,征购粮食减少了158亿斤。上述做法旨在

A. 满足工业化发展需要    B. 纠正“大跃进”的弊端

C. 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D. 缓解国内的经济困难

 

查看答案

在新文化运动的“文学革命”中,提出“推倒雕琢、陈腐、艰涩的旧文学,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的代表人物是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鲁迅    D. 胡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