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 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
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 “在此以后”是指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B. “在此以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以资本输出为主
C. “在此以后”中国成为列强的殖民地
D. “在此以后”中国不再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以下史实到结论的推断,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 史实 | 结论 |
A | 商鞅变法“废分封,行郡县” | 秦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
B | 董仲舒提出“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王不正,则上变天,贼气并见。 | 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 |
C | 明内阁“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 | 明内阁没有决策权 |
D | 清“海禁令”规定“片帆不得下海” | 中外贸易断绝 |
A. A
B. B
C. C
D. D
吴歌,又称为江南小调、俚曲。魏晋以来,人们喜欢劲歌狂舞,还在人际交往中应酬唱和。宋代之后有所改变,逐步变为“浅吟低唱”。吴歌从“劲歌狂舞”转为“浅吟低唱”的主要原因是
A. 宋词等艺术形式兴起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理学对人性的压抑
D. 人们审美观的变化
美国史学家斯塔弗里阿诺指出“……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下面不属于其表现的是
A. 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B. 商人在政治上不再受到歧视
C. 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
D. 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
战国时“宰相必起于州部”,而秦汉以后开启了“布衣将相之局”。这种变化反映了
A. 自耕农阶层的分化
B. 贵族社会的进一步解体
C. 西汉的统治基础是下层民众
D. 小农经济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