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总结发言中,毛泽东指出:“新中国与苏联应该站在一条战线上,是盟友,只要一有机会就要公开发表文告进行声明。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时期内,我们也不急于去解决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这反映了当时
A. 冷战爆发影响中共决策
B. 帝国主义国家封锁了中国沿海
C. 中共需要苏联经济援助
D. 新中国推行“一边倒”外交方针
1978年至1992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重要法律230多部。其中主要包括1982年《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这一立法高峰的出现
A. 为社会主义民主初步建立奠定法律基础
B. 是认真吸取文化大革命历史教训的结果
C. 说明我国进入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
D. 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完善
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议,实现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对材料理解不准确的是
A. 实现国共再次合作,推动台湾和大陆统一
B. 两党平等谈判是解决两岸关系的合适方式
C.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反对外部势力干涉
D. “一国两制”打破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状态
1955年,有日本访华人员欲促成国共第三次合作,他在回忆录中谈到:他与周恩来见面时说新民主主义的成功是因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等的连续革命时,周恩来马上与之握手并说他对历史的解释是正确的。如果该回忆录记载真实,那么
A. 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
B. 该历史解释带有主观性,故是错误的
C. 两岸关系己结束敌对
D. 周恩来的态度有促成国共合作的用意
今年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圈发展规划,它将成为“一带一路”中21世纪海上丝綢之路的新支点。粤港澳大湾区有别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其他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观念,其最为独特的优势是
A. 跨制度合作、丰富“一国两制”内容
B. 解决港澳青年成长就业问题
C. 面向海洋、承载更多对外开放的功能
D. 显著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
宪政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体,所谓价值理性就是关照人的自我价值和自我权力的实现;所谓工具理性就是人们通过宪法约束政府权力,从而保障自我权利不受过度膨胀的国家权力的迫害。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的宪政思想体系更多体现了工具理性这一特点。这在当时是因为
A. 体现个人与国家利益的统一
B. 实现三民主义的现实需要
C. 民主宪政是救亡图存的手段
D. 国民素质和公民意识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