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提出:从1955年开始,在12年内粮食每亩平均年常量,在黄河、秦岭、白龙江、黄河(青海境内)以北地区,由1955年的150多斤增加到400斤,黄河以南、淮河一杯地区从208斤增加到500斤、淮河、秦岭、白龙江以南地区从400斤增加到800斤。这一文件
A. 标志着农业社会上义改造完成
B. 促使“大跃进”运动进入高潮
C. 推动人民公社化运动逐步开展
D. 明确了农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
1936年10月,中共中央在贺电中指出,“……证明日本帝国主义的强盗侵略是快要受到我们全民族最坚强的抗日先锋队的打击了,证明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抗日联军是有了坚强的支柱了。”材料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 全国抗战首传捷报
B. 红军主力胜利会师
C. 国共抗日统一战线建立
D. 正面战场浴血奋战
美国在1917年和1918年输入中国的货物值白银6000万两左右,约合1913年英货入口总值的60‰。而与1913年相比,由英国输入中国的货物,差不多减少了一半,法国货减少了1/3,德国货几乎完全停止进口。上述情况
A. 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B. 使得中国对外贸易出现顺差
C. 主要受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影响
D. 引发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梁启超曾提及他任主笔的《时务报》:“甲午挫后,《时务报》起,一时风靡海内,数月之间,销行至万余份,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举国趋之,如饮狂泉。”这一现象说明
A. 维新变法失败促使人们关注时事
B. 与时代共进是传媒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C. 中国开始出现国人自办报刊杂志局面
D. 文化普及使得国人文明素质提高
下面是1911年法国某杂志上刊登的一幅反映辛亥革命的漫画。据漫画中的信息可知
A. 法国政府支持中国的民主革命
B.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C. 作者认为中国出现了内部叛乱
D. 中国的民主革命形势发展迅速
黄宗羲在《学校》一文中说指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是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从材料中可得知黄宗羲侧重强调学校哪一功能
A. 培养人才
B. 执政治理
C. 舆论监督
D. 传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