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始终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阅读下列...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始终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82~2000年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并购简表

项目

按当前价格计算的价值(亿美元)

年平均增长率(℅)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1990~1195年

1996~2000年

国际直接投资

590

2090

12710

21.1

40.2

跨国并购

1510

11440

24.0

51.2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1年和2003年《世界投资报告》数据整理

材料二很少有人、团体或政府反对全球化本身。他们反对的是全球化的悬殊差异。第一,全球化的好处和机会仍然高度集中于少数国家,在这些国家内的分布也不平衡。第二,最近几十年出现了一种不平衡现象:成功地制定了促进全球市场扩展的有力规则并予以良好实施,而对同样正确的社会目标,无论是劳工标准,还是环境、人权或者减少贫穷的支持却落在后面。

——安南《我们:联合国人民》

材料三反全球化运动犹如一面镜子,将全球化的各种负面影响或弊端及时映照出来,促使全球化推动者在推进全球化的同时,也不得不关注全球化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并由此而对全球化的规则、进程、方向等方面进行调整,从而促使全球化世界通过“真正的全球治理,”朝人性的全球化、公正的全球化、平等的全球化、可持续性发展的全球化方向迈进。

——刘金源《反全球化运动及其对全球化的制衡作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晚期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表现产生的主要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有利于促进全球市场扩展的因素,并结合20世纪90年代国际贸易体系发展的史实加以说明。

(3)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产生了哪些有利影响?

 

(1)表现:资本的高速流动 影响:①发达国家大量获利,发展中国家引入外资,但风险加大 ②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2)因素:成功制定有力规划并实施 说明:WTO的建立 (3)有利影响: ①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促进中国经济结构,企业的竞争的提高 ③有利于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一主要强调了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并购数量的增加,即反映了资本的高速流动。产生的主要影响要分对发达国家和对发展中国的影响两个方面分析才可。 (2)有利于促进全球市场扩展的因素要直接从材料二中的“成功地制定了促进全球市场扩展的有力规则并予以良好实施”寻找答案即可。20世纪90年代国际贸易体系发展的史实主要就是回答出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即可。 (3)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产生的有利影响主要从对中国来说是个机遇,能够帮助中国完善市场经济、能够促进促进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提高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之类的非答案均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继展开,西方人文主义不断发展,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对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发展到对“个人的完美化——即个人的充分发展——的有意识的追求。……这种个人主义伦理观带来的最显著也最为深远的变化便是现代科学的勃兴。……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结合,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路德的“因信称义”注重的是个人内心对上帝的认知转变,“教会的权威慢慢地但确实地在人心中削弱,个人开始表露出独立思考精神。”在宗教上人的意识被唤醒,这种主体性的增强对于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自然界,通过实验方法去获得自然界的信息起到了观念上的推动作用,与其他因素融合在一起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准备了土壤。

——摘编自杨渝玲《宗教改革:近代科学产生的宗教背景》

材料三启蒙时代的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象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法则。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代表哪一新兴阶级?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挑战中世纪神权精神统治的基本形式。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对教会产生的影响。材料三中的“理性”是对人文主义的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人文主义与近代科学”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查看答案

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治国的制度体系。“礼”实际上是一种等级制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专为贵族所有,即所谓“礼不下庶人”。到了春秋战国,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法治国的学说和法治逐渐兴起。

——何怀宏《世袭社会》

材料二孙中山认为“吾国昔为君主专制国家,因人而治,所谓一正君而天下定。数千年来,只求正君之道,不思长治之方。而君之正,不可数见。故治常少,而乱常多,其弊极于清季。”为防止人治,《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材料三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从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治国体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春秋时期面对这种变化,老子和孔子的治国理念有什么不同?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主张以法治取代人治的原因。据材料二指出《临时约法》规定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临时约法》的进步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法制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4)综上,说明法律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共同作用。

 

查看答案

某画家目睹一桩抢劫案,根据该画家提供的嫌疑人肖像画,有警察判断嫌犯是一位耄耋老翁,有人则认为是一位妙龄少女,甚至有的人认为是一台洗衣机。该肖像画的风格是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印象主义

D. 现代主义

 

查看答案

1976年,物理学家维索特和列文向太空发射了一枚载有时钟的火箭,他们观察到,这个时钟与放置在地球上的时钟相比,多获得了1/10微秒.这个实验验证了

A.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运动

B.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C.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 普朗克的量子假说

 

查看答案

1927年底,联共(布)十五大通过决议,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并指出这一过渡是“逐步的”,因为个体经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整个农业的基础”。这一决定

A. 意图解决工业化进程中的难题

B.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 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一脉相承

D. 在实践中得到完整地贯彻执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