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朱熹曾指出:“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循...

朱熹曾指出:“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循天理,则不求利(利益)而自无不利;循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已随之。”在这里朱熹主张

A. 天理与人欲不可兼得

B. 仁义与天理是后天养成的

C. 天理与义利相辅相成

D. 一切私利是社会混乱根源

 

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循天理,则不求利(利益)而自无不利”,说明天理与义利是相辅相成的,两者有着内在的统一性。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AB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是某艺术节上展出的几幅日本、韩国友人的书法作品。这些作品能够体现中国书法

A. 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

B. 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

C. 在书写上已经规范化

D.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查看答案

汉代的经和传已经互相矛盾,经学学者追求用支离破碎的僻义去逃避别人的诘难,而牵强附会,巧为立说;解说五个字的文章,即达到二三万言。材料说明当时

A. 经学学者的研究能力加强

B. 儒学逐渐与社会现实结合

C. 儒学研究陷入零散与烦琐

D. 经学因晦涩受到佛道冲击

 

查看答案

汉武帝实施严密的编户制度,凡政府控制的户口都必须按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财富情况等项目载人户籍。这一做法主要目的是

A. 促进经济恢复

B. 增加国家税收

C. 打击土地兼并

D. 确保制度延续

 

查看答案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管仲当初贫困时,曾经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财利时管仲总是多要一些,鲍叔并不认为他贪财,而是知道他家里贫穷。他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反而使鲍叔更加不堪,陷于窘境,鲍叔不认为他不愚笨,鲍叔知道时运有时顺利,有时不顺利。管仲曾经多次做官,多次都被国君驱逐,鲍叔不认为他不成器,知道是他没遇上好时机。他也曾经多次打仗多次逃跑,鲍叔不认为他胆小,鲍叔知道他家里有老母需要赡养。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之殉难,管仲被囚禁,遭受屈辱,鲍叔不认为他没有廉耻,知道他不因小的过失而感到羞愧,反而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被任用后,在齐国执政,管仲在任内大兴改革,即管仲改革。齐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鲍叔推荐了管仲以后,情愿把自身置于管仲之下。天下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反而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据司马迁《史记》等

(1)根据材料,概括鲍叔为人处事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鲍叔推荐管仲执政的时代背景及司马迁高度评价鲍叔的原因。

 

查看答案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德国、联合王国、法国和意大利考虑到苏台德领土割让给德国在原则上已达成协议,同意有关上述割让的下列条款和条件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措施,并且通过本协定确保它们对保证履行本协定所必要的步骤各应负其责任:

一、撤退将在10月1日开始。

二、联合王国、法国和意大利同意从领土上撤退应于10月10日完成,不得破坏目前存在的任何设备,并且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将被责成履行撤退,不得损害上述设备。

三、关于撤退的条件,应由德国、联合王国、法国、意大利以及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等所组成的国际委员会制定细节。

四、自10月1日起,德国军队将分阶段占领德意志人(在数量上) 占优势的领土。在附图所标出的四块领土,将由德国军队按照下列次序加以占领。

其余德意志特征最突出的领土将由上述国际委员会迅速确定,并由德国军队在10月10日占领。

——《慕尼黑协定》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慕尼黑协定》签订的背景。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爆发时英法对德国法西斯势力扩张态度的变化,并简析变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