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罗斯福新政中,主要用于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是 A. 实行美元贬值 B. 规定工资...

在罗斯福新政中,主要用于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是

A. 实行美元贬值

B. 规定工资标准

C. 规定工作日时数

D. 兴办公共工程

 

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兴办公共工程提供就业机会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不是用于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也不是用于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是维护工人利益的措施而非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对斯大林体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斯大林体制在经济建设中取得过成就

B. 此体制超出了苏联生产力的水平

C. 二战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斯大林模式

D. 此体制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长足提高

 

查看答案

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得到农民支持拥护的一项措施是

A. 废除实物配给,实行商品买卖

B. 由全面没收私人资本转向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C. 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

D. 允许恢复部分小型的私有企业

 

查看答案

俄国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设想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一设想之下采取的经济政策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D. 农业集体化方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既与文明发展的程度相关,也与文明的发展和交流关系密切。

序号

历史材料

1

公元前11世纪,我国水稻传到朝鲜、日本、越南。公元5世纪,传到西亚,后经非洲传到欧洲、美洲以至全世界。

2

西汉时,印度的黄瓜、地中海的香菜、西亚北非的蚕豆传入我国。16世纪,辣椒传入中国湘、鄂、川等省份。

3

公元6世纪,我国蚕桑技术传入古诃陵园(令爪哇岛),男子用丝绸做筒裙遮体,改变了裸体习俗。秦汉时,中国筷子传到日韩,减少了“病从口入”的机会。

4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玉米、马铃薯、花生等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改变了饮食结构,欧洲的马、牛、山羊改变了印第安人的生活习俗。

5

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贵族食用的茶、巧克力等平民化。生活节奏变快,华丽不实用的衣服被淘汰。

6

19世纪末,电报、电话和电影的产生,使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了解资讯。地铁、电车便于人们前往运动场、娱乐公园和舞厅,享受生活。

7

鸦片战争后,西式服装、饮食和婚礼在一些城市流行。20世纪初,汽车、电车在中国出现。1912年,民国政府公布《礼制》,规定“男子礼为脱帽鞠躬”。

8

20世纪中期以来,计算机成为人们生活的帮手,出现了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等新的生活方式,现代化通讯手段,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物种类丰富,讲究营养。住房面积扩大,设施现代,环境优美。休闲娱乐、注重环保、讲究卫生成为大众生活新时尚。

 

 

问题:选取上述表格中的历史材料(至少3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文明与生活习俗的关系提炼主题,并加以简要论述。(要求:填写“材料序号”和“主题”两个空格:论述不得照抄材料;字数2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狂潮。但是,由于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外国商品并没用打开中国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实现了向中国倾销商品的愿望。1865年,在对外正当贸易中,中国第一次出现逆差。

——人教版《中国近代史》上册

(1)19世纪中期,西方国家通过哪些侵略活动逐步打开中国市场,“实现了向中国倾销商品的愿望”?

材料二茶叶在19世纪30年代每年出口5000万磅,1844年增至7000万磅,1851年达9900万磅,几乎增加了一倍。丝的出口,在鸦片战争前一般每年只有几千包,最多不过10010包,1847年增至22000多包。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2)结合茶丝出口变化情况,联系所学,说明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动。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见下图)

(3)联系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促进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的因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