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分裂国家法》是2005年3月14日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一部关于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法律。下面有关这一法律颁布背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台独”势力猖獗,造成海峡两岸关系紧张 B. 两岸人民心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 “九二共识”达成,“一国两制”方针指引 D. “三通”成为现实,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在当时冷战的情况下,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选择引起了一些周边国家的担心和疑虑,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就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课题。”这一观点客观上表明
①新中国初期“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具有局限性
②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成为新中国外交重大课题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前提是尊重多样性、求同存异
④它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①②③
清末1907年学部颁布“学堂章程”,规定女子只能入小学和师范学堂,并且男女要分校、分班受教。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并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对旧知识分子进行革命的政治教育,同时强调妇女有与男子平等的教育权利。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戊戌变法使女子拥有了受教育的权利
B. 《共同纲领》体现了新中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
C. 《共同纲领》强调教育要为人民大众服务、为生产劳动服务
D. 新中国已初步建立起国民教育体系
《抗建通俗画刊》创刊于重庆,“以抗战为思想中心,以通俗化为表现形式”。其《发刊词》中说,图画“是直观教育的良好工具,对于文化水准较低之民众,收效最宏”。 下图是1940年刊载的邵恒秋创作的漫画《日本的今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画刊以美术为武器进行抗战宣传,唤起民众的热情
B. 与政治关系不大的美术杂志也成为打击日本的“阵地”
C. 《日本的今昔》昭示的是主题是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D. 作品表达了中国人民爱国意识和抗战必胜的信念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中说,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1940年提出的,国民党始终称“联共”为“容共”,即容纳共产党之意。下列对“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的认识正确的是
A. 与国民革命没有关系 B. 是抗日战争的产物
C. 政治立场影响历史理解 D. 历史解释毫无客观性
中国的北洋军阀统治从1912年开始,到1928年结束。北洋军阀曾是历史书中的白脸奸臣,但如今却重新引发人们的思考。在军阀二字的掩盖下,这一时期隐藏着一颗颗“爱国”、“自强”、“尊师”、“西化”的心。下列各项符合这一时期时代特征的有
①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较快
②西方思想广泛传播
③爱国运动如火如荼开展
④土地革命遍及全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