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世纪末,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快速崛起,赶超或接近英国、美国等老牌工业国家。...

19世纪末,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快速崛起,赶超或接近英国、美国等老牌工业国家。这主要由于德意日等国

A. 完善的代议制民主的优越性

B. 摒弃自由主义模式的局限性

C. 后发国家经验汲取的普遍性

D. 国家主导经济发展的特殊性

 

D 【解析】德国和日本19世纪末都是君主立宪制政体,国君具有很大权力,具有专制主义色彩,有很大的局限性,A错误;19世纪末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国家主导经济发展,扶植经济,经济快速崛起,并不是推行自由主义模式,故D正确,B错误;C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加试题:俾斯麦考虑的德意志型制度: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这种设想在1871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上述材料表明

A. 德意志政体融合了几大阶级之间的矛盾

B. 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C. 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在德意志创建

D. 君主立宪制最适合德意志统一

 

查看答案

如下图所示,19世纪英国与美国的产品平均年出口值(百万镑)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A. 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发展成为世界工厂

B. 英美两国出口总额占据世界总量的多数

C. 美国凭借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外贸领域反超英国

D. 英国并未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获益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附近各村,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这反映出

A. 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

B. 福州开放后被卷入世界市场

C.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渗透到农村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梁启超是近代著名的爱国者。他强调,爱国乃天下之盛德大业。 真爱国者,其所以行其爱国之术者,不必同,或以舌,或以血,或以笔,或以剑,或以机;前唱于而后唱喁,一善射而百决拾,有时或相歧相矛盾相嫉敌,而其所向之鹄,卒至于相成相济,罔不相合。

——掮编自郑师渠《梁启超:近代阐发爱国论的第一人》

材料二 辛亥革命之后,蔡元培爱国主义思想发生转型。他指出,看是否爱国,“欲副爱国之名称,其精神不在提倡革命,而在养成完全之人格”,“盖国民而无完全人格,欲国家之隆盛,非但不可得,且有衰亡之虑焉”。同时认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在他看来,康梁领导的维新变法之所以失败,就是"由于不先培养革新之人才,而欲以少数人弋取政权,排斥顽旧,不能不情见势绌”。

——摘编自闫保婷《从革命走向完全人格:蔡元培的爱国主义思想初探》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梁启超的爱国思想主张。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蔡元培爱国思想的侧重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形成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根据《周礼考工记》的记载,城市规划的制度和形式是作为国家的基本制度存在的,特别体现在帝王都城的规划建设方面。城市规划的格局作为一种礼制,是统治者控制国家、巩固政权的手段之一, 中央集权制度在城市规划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古代绝大多数城市的形式是方正的,并且有一条中轴线,这与古代统治者推崇的哲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隋唐长安、明清北京的城市布局,都有一条从皇宫正门直到都城正南门的宽阔笔直的中心道路作为城市的中心轴线,把至高无上的皇权用建筑坏境加以烘托,达到为其政治服务的目的。

——搞编自张健、马青《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文化特点》

材料二 霍华德是英国的社会改革家。他的《明日的田园城市》被西方公认为是一本经典的城市规划理论著作。他直接针对19世纪英国的各种社会问題,提出兼具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田园城市理论。他充满激情地说:“这种该诅咒的社会和自然的畸形分隔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城市和乡村必须成舟,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进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 新的文明。”

——摘编自秦红岭《理想主义与人本主义: 近现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价值诉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中国都城规划布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槪括指出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3)综合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中国都城规划与近代西方城市规划中折射出的不同价值诉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