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从1840年至1894年,我国粮食商品率由lO%增长到16%。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近代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
B. 引进西方技术农业发展迅速
C. 经济作物大量销售到世界市场
D. 列强大量收购粮食出口激增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 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迅速传播
B.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C.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D. 瓦解自然经济,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896年,李鸿章出访欧美时旁听了英国议员们的辩论,觉得那简直是一窝蜂似的吵架,“无甚可观”;而对记者关于“美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出路”的问题,李鸿章的回答是:清国政府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但这些企业的自主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这表明李鸿章
A. 反对政治变革、出卖国家主权
B. 政治观点与外交理念在当时中国是最先进的
C. 思想观念、政治立场已等同维新派
D. 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认识
张謇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创办了大生纱厂,他通过刘坤一(时任两江总督)将湖北官纱局存沪未用的纱机以20400锭领回,作价25万两,作为官股,“按年取息”;当时工人工资较低,正、杂各税也较轻,企业经营顺利,利润优厚。这表明
A. 大生纱厂是一个官督商办的企业
B. 民族工业发展的阻力基本消失
C. 民族工业得到政府一定程度的扶助
D. 股份制在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
1870年到1880年间,中国的棉布进口始终维持在20000千关两(千关两是当时的一种计量单位)左右,而棉纱的进口却从2000千关两增长到了近5000千关两。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B. 传统经济模式的进一步解体
C. 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 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1898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制定奖励章程,凡发明军用船械者颁布特赏,专利5O年;发明日用新器者,给工部郎中实职,专利3O年;仿造西器之制法未传入中土(内陆)者,给工部主事职,专利lO年。据此推断,该章程
A. 完善了专利保护制度
B. 消除了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C. 顺应了实业救国的呼声
D. 反映了技术立国的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