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据材料判断宋朝
A. 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B. 商税总量超过农税
C. 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D. 商业发展不受监管
南宋陆游曾作诗云:“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上述诗文主要反映出中国古代农民
A. 重视历法指导
B. 关注生态环境
C. 讲求精耕细作
D. 注重农事时令
北宋初年的三省、六部、九寺、五监,除少数机构外,大多只管理部分事务,甚至成为闲散机构,名存实亡。“三省、六曹、二十四司……事之所寄,十亡二三”。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 官员队伍冗杂
B. 中央集权的强化
C. 君主专制的加强
D. 国家尚未统一
南宋的洪迈在《容斋四笔》中记述了宋代所流行的《得意诗》中的“金榜题名时”与《失意诗》中的“下第举子心”。这反映了( )
A. 科举对士人价值取向和文化心态的引领 B. 宋朝对科举及第者以很高的地位和待遇
C. 宋代社会中形成了崇尚读书的良好风气 D. 宋代科举制度向社会各阶层广泛的开放
6世纪以前和10世纪以后的政治体制和官僚形态存在着重大区别。南北朝以前,贵族集团对政治具有强大影响,而北宋时期,各级政府包括中央政府,都是由官僚而非贵族负责运转。这一转变根本上是为了( )
A. 提高行政效率 B. 加强君主专制
C. 削弱贵族集团 D. 强化官僚政治
学术界一般认为,元代行省打破山川形便,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的地理环境之险。但清代学者储大文认为,“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对上述两种观点,下列认识最为合理的是
A. 两种观点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 评价标准方法不同则结论不同
C. 两种观点都具有主观性,无参考价值
D. 均为第二手史料须考古学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