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随着工业革命进程的不断推进,核心国与外围国的贸易关系不断变化,世界市场也在不断地...

随着工业革命进程的不断推进,核心国与外围国的贸易关系不断变化,世界市场也在不断地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原料是煤、铁矿石、棉花和羊毛,粮食则是小麦。所有这些,核心国都可以丰富地生产出来。……说核心国的工业革命不依赖外围国,这绝不是夸大其词。到19世纪将近结束时,形势发生了变化。新技术需要电线用的铜,自行车和汽车车轮用的橡胶,内燃机用的石油。人口的扩大,收入的成倍增长增加了对茶叶、咖啡、可可等的需求。                                  

——阿瑟·刘易斯《增长与波动》

材料二 到19世纪末,英国消费的五分之四的小麦和五分之二的肉类都是进口的。另一方面,不少亚非拉国家已经习惯于满足欧洲某一特定国家,有时是某一特定工业的需求,到1913年时它们已经无法与其他国家、其他产业,甚至无法与自己的近邻打交道了。

——卡·M·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

材料三 一个名符其实的世界市场业已创立起来。货物、劳务、金钱、资本和民间往来,差不多不再顾及国界,商品买卖的价格是世界一致的。比方说,在小麦买卖中,商人们每天通过电报和海底电缆,了解明尼阿波利斯、利物浦、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格但斯克的价格,然后根据各地的行情将自己的价格加以调整,他们到最便宜的地方去买,到最贵的地方去卖。从这一点来讲,世界小麦的供应干脆就是根据需求和支付能力来进行分配的……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个世界出现一个统一的经济体制,与此同时第一次把远方地区带进竞争之中。                         

——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指出核心国与外围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部分亚非拉国家丧失经济独立的原因。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国际商品价格调整的因素。

(4)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核心国与外围国之间贸易关系的特点。

 

(1) 变化:核心国从不依赖到依赖外围国的原料。 原因:前者原因:核心国可以自我供给工业革命所需的原料。 后者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需要新的原料;核心国的人口增加;核心国的消费力增长。 (2) 原因:政治上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经济上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 因素:新型交通工具的运用、新型通讯手段的推动、世界市场发展的需求。 (4) 特点:核心国掠夺外围国;外围国从属于核心国;双方的贸易关系不平等。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之后,核心国与外围国贸易关系的变化和世界市场的发展。核心国与外围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主要是根据材料信息得出从“从不依赖到依赖”的转变过程以及这种变化的原因;世界市场的发展变化应当联系史实,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之后,殖民国家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来分析变化发展的表现。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 (1)核心国与外围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所有这些,核心国都可以丰富地生产出来”和“新技术需要电线用的铜,自行车和汽车车轮用的橡胶,内燃机用的石油。人口的扩大,收入的成倍增长增加了对茶叶、咖啡、可可等的需求”分析得出从“从不依赖到依赖”的转变,以及这种变化的原因。 (2)大部分亚非拉国家丧失经济独立的原因,可以联系教材所学,此时绝大多数国家已成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以及根据材料中的“不少亚非拉国家已经习惯于满足欧洲某一特定国家,有时是某一特定工业的需求”可以看出经济上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所带来的影响。 (3)影响国际商品价格调整的因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货物、劳务、金钱、资本和民间往来,差不多不再顾及国界,商品买卖的价格是世界一致的”“从这一点来讲,世界小麦的供应干脆就是根据需求和支付能力来进行分配的……”等信息分析得出。 (4)核心国与外围国之间贸易关系的特点,一方面可以根据材料反映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另外一方面联系所学可知,核心国即西方殖民国家,外围国即亚非拉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从教材所学它们之间的关系也能分析得出它们之间贸易关系的特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明理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郁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朱熹集中了前人(特别是程颐系统)的儒学研究成果,形成了新儒学体系。他把《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理论根据,构建上自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一整套周密的社会秩序。他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四书,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通过编撰《童蒙须知》等启蒙著作,对儿童的衣着、饮食等日常行为都作了道德规定。比如,穿衣要颈紧、腰紧、脚紧。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程朱一派专在士阶层中求发展,终于成为新儒家的正统。直到王阳明出现后,陆王才真正能和程朱分庭抗礼。王阳明的“致良知”教以“简易直接”为特色,是和朱子“格物致知”的理论长期奋斗而获得的。他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因而打破了朱子“读书明理”之教在新儒家伦理和农工商贾之间所造成的隔阂。王阳明以来有“满街都是圣人”之说,新儒家伦理因阳明学的出现而走完了它的社会化的历程。

——摘编自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朱熹学说形成的原因,概括朱熹推广儒学的路径。

(2)据材料二,比较王阳明学说与朱熹学说的不同点,归纳王阳明思想的社会意义。

(3)据材料一、二,分析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主要趋势。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查看答案

1947年9月,苏联和东欧国家召开华沙会议,苏联领导人要求“加强斗争,反对新的战争威胁,号召团结一切民主力量和反法西斯力量,对抗美帝国主义从政治和经济上奴役欧洲的计划”,会议决定成立共产党情报局。这一事件

A. 导致了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加速了冷战对抗的进程

C. 打破了美国对东欧的经济封锁    D. 促成了华约组织的建立

 

查看答案

从1935年开始的第二期“罗斯福新政”,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着重通过社会保险法案、全国劳工关系法案、公用事业法案等法规,以立法的形式巩固新政成果,同时推动工会建设。其价值在于

A. 确定法治为社会发展的基石

B. 使自己的政策通过立法得以长期推行

C. 稳定资本主义,遏制社会主义

D. 为保障国民生存权转变政府职能

 

查看答案

十月革命后某一时期列宁说:“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和中世纪制度、和小生产、与小生产者散漫性联系着的官僚资本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列宁旨在

A. 说明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优越    B. 认为建立资本主义是一种进步

C. 论述俄国建立社会主义的必要性    D. 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查看答案

在纽约苏富比举办的秋拍中,梵高油画《静物,插满雏菊和罂粟花的花瓶》落槌,加上佣金拍价合计为人民币3.77亿元。这幅画堪称其短暂绚丽的艺术生活中巅峰之作。对这幅画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用热情奔放的笔调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

B. 用未受污染的眼睛观察世界并忠实地描述它们

C. 用强烈的色彩和火一样热情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D. 利用下意识和几何形体的排列表达猛烈的情绪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