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人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A. 土地过度集中
B. 有田者无力可耕
C. 小农户个体经营
D. 地权与劳动者契合
《吕氏春秋·慎势》说:“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材料体现了宗法制的作用是
A. 维护社会的安定
B. 加强了周王的权力
C. 区分血缘的远近
D. 保证贵族特权地位
《国语·鲁语上》说:“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从题干材料中不能够直接解读到的历史信息是 ( )
A. 当时正处于周朝统治时期 B. 此时期分封制的作用明显
C.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D. 分封制具备制度性的保障
春秋时期士人曹刿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之说;战国时期的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为发泄心中的不满弹铗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子则把“七十者可以食肉”视为惠民德政。这表明当时( )
A. 儒家学派规劝贵族实践仁政思想
B. 分封制强化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
C. 士阶层不被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
D. 经济落后滞缓了分封制度的瓦解
在古代四合院中,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对这种文化现象解析正确的
A. 体现了严格的宗法等级观念
B. 使家庭具有了和谐气氛
C. 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特点
D. 体现了古代中国男尊女卑的特点
《新唐书·礼三本》说:“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周易·家天下》说:“家人有严君焉, 父母之谓也。”马克思说:“就像皇帝通常被尊为全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各个官吏也都在他所管辖的地区内被看作是这种父权的代表。”这几则材料实质上揭示了( )
A. 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
B. 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C. 家长制作风体现了封建特权思想
D. 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