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荀子游访秦国后,在《强国篇》中谈到:秦民风淳朴,官吏忠于职守,士大夫效忠公室,朝廷办事效率高, “故四世(自秦孝公起的四位国君)有胜,非幸也,数也”。荀子的观点可以说明( )
A. 秦国的四位国君很有作为,秦的强盛是必然的
B. 秦国军事上的胜利是偶然因素所致
C. 由于秦国统治政策得当,其强盛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
D. 封建经济发展是秦国强盛的根本原因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A. 打击奴隶主贵族 B. 建立地主阶级专政
C. 取得争霸战争中的优势 D. 维护封建地主经济
1975年,在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座墓葬中,出土了两枚墓主人冷贤的私印。印上的“冷贤”二字分别用小篆和隶书两种字体刻写。由此判断,此墓最早可能出现的时期
A. 商朝 B. 战国 C. 秦朝 D. 魏晋南北朝
美国华裔学者杜维明在《超越启蒙心态》一文中说:“他们(儒家)有这样一种认识,即每个人命中注定是嵌于某一特定条件下的独一无二的人。但是,每一个人同时具有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内在可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儒学的核心是“仁”和“礼”
B. 儒学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协调
C. 儒学注重个人的身份地位
D. 儒学对秩序维护和个人发展同等重视
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 )
A. 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社会
B. 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复礼”
C. 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D. 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社会
与其他诸子百家连篇累牍的记载比起来,《史记》中关于墨子的叙述只有24个字,即是“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可能包括:
①司马迁反感墨学,贬低农民起义 ②秦朝焚书之祸,留存甚少
③汉武帝“独尊儒术”,排斥其它学说 ④“兼爱”思想难以适应集权政治的需要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