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苏省统计局权威数据统计:江苏对外贸易从1974年出口0.77亿美元起步,到1996年出口超100亿美元,用了近23年;从出口超100亿美元,到2000年出口超200亿美元,用了4年时间。江苏外贸出口4年就达到第二个百亿美元的主要原因是( )
A. 南通等沿海港口城市开放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推行
C. 浦东开放带来的辐射效应
D. 中国加入WTO促进经济发展
“可以划出一个有明确地域界线的区域,实行类似特区的政策……引进先进技术和科技项目,开发新产品,兴办新企业。同时,促进老企业的技术改造,优化经济结构,带动各自腹地经济的发展……”。材料中的“区域”是
A. 特别行政区 B. 民族自治区
C. 沿海经济开放区 D. 浦东新区
1991年2月,《解放日报》先后发表四篇署名“皇甫平”的社评,社评高举改革开放大旗,指出“我们如果仍然囿于‘姓社还是姓资’的诘难,那就只能坐失良机”。随即,《人民日报》《求是》等报刊纷纷发文,对“皇甫平”的观点进行指责和围攻。这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
A.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还未确立 B. 尚未形成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共识
C. 仍然坚持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D. 苏联解体影响中国发展道路的抉择
邓小平说:“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现在占整个经济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同时,发展一点个体经济,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欢迎中外合资合作,甚至欢迎外国独资到中国办厂,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这一讲话
A. 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指导思想
B. 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
C. 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 为九十年代初的改革开放扫除了阻力
有研究者认为,中国三十年来的对外开放可以分为“政策性开放”和“制度性开放”两个阶段。依据这一观点,开启“制度性开放”新阶段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 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B. 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C.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984年,邓小平指出:“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为扩大开放,中国采取的进一步措施是
A. 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