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初至武后时期,主要派遣御史监军。玄宗开始,改派宦官监军,一方面派宦官担任出征军队的都监,一方面在各藩镇设置监军使,以监护将帅,控制军队。这一变化反映了
A. 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
B. 军事指挥系统的紊乱
C. 地方割据势力的削弱
D. 中央权势集团的消长
唐法典《仪制令》规定:“行路,贱避贵,来避去,少避老,轻避重,违者笞五十”,这表明唐朝时
A. 礼让行人是法律的强制要求
B. 法律制定凸显三纲五常思想
C. 严刑峻法是立法的指导思想
D. 社会生活全面体现等级观念
有学者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观点,下列组合对应正确的是
A. 发昌机器厂一农工商总局一《新青年》一中国共产党建立
B. 京师同文馆一轮船招商局—《新学伪经考》一同盟会成立
C. 金田起义一总理衙门一《钦定宪法大纲>—国民党一大召开
D. 大生纱厂一京张铁路局一《新民主主义论》一一届人大召开
吴剑杰《关于近代史研究“新范式”的若干思考》中提到某事件“脱离了循序渐进的常轨,且尚未得到充分发展,是在激进的政治浪漫主义支配下人为选择的结果,因而造成中国现代化的一次又一次的严重挫折,有人将其称为‘中国现代化的超前和失序’,并且‘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调理,遂使矛盾愈积愈深,终于演化成一次又一次的激进运动,结果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中国的现代化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困境。’”该事件指的是
A. 洋务运动
B. 清末新政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辛亥革命后两年里,全国出现了500多家报馆,标榜民主,评价时政,其中胡鄂公就在天津的《大中华报》上“无日不骂项城(袁世凯)”。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
A. 社会资讯传播方式的改变
B. 传统社会道德观念被打破
C. 言论出版自由制度受尊重
D.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盛宣怀在其所拟《电报局招商章程》中说:“中国兴造电线,固以传通军报为笫—要务,而其本則尤在厚利商民力图久计。”根据材料推断,盛宜怀认为应如何发展近代电讯亊业
A. 引进西方电讯技术
B. 适应国防建设的需要
C. 结合商业化运转推动发展
D. 提高电讯行业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