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发行了《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一个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 “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 “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 “求同存异”、“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 “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A. “一边倒”
B. 另起炉灶
C. 不结盟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61年来,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确立了正确的前进方向。这一制度
A. 间接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B. 决定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C. 属于代议制,保障了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
D.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政治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主要指的是
A.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
C.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D. 各民主党派轮流上台执政
李立三(1899~1967年),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共优秀党员,新中国的创建者之一。1930年6月,他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道:“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A. 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 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 他注意联合农民阶级
D. 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庄秋水在《武昌三日: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A. 武昌首义带有一定偶然性
B. 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
C. 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D. 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