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一位美国记者在《时代》周刊上评述万隆会议上的周恩来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

一位美国记者在《时代》周刊上评述万隆会议上的周恩来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主要表现在会议朝着

A. 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方向发展

B. 团结合作的友好方向发展

C. 拥护和同情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

D. 不结盟和非集团的方向发展

 

B 【解析】万隆会议召开前,帝国主义企图破坏会议,与会国家间矛盾重重。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使得会议向团结合作的友好方向发展,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C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这次会议应是

A. 万隆亚非会议

B. 日内瓦会议

C. 第26届联大

D. 朝鲜停战会议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世界近代史可以以巴黎公社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这种分期所体现的史观应该是

A. 革命史观

B. 现代化史观

C. 文明史观

D. 全球史观

 

查看答案

“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共产党宣言》的这一论述主要蕴含了

A. 阶级斗争理论

B. 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C. 资本全球扩张的理论

D. 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查看答案

马克思、恩格斯曾说:“他们总还梦想着用实验的方法实现自己的社会乌托邦……为了建造所有这些空中楼阁,他们不得不求助于资产阶级心灵与钱袋的仁慈。”这里的“他们”是指、

A. 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

B. 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

C. 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

D. 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查看答案

恩格斯曾经说: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他所说的“物质的经济的事实”是指

A. 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B. 经济危机的不断发生

C. 工人生活状况的恶化

D. 贫富分化的日益加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