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

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

A. 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B. 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

C. 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D. 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由材料关键信息“商人皆若狂”、“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可知,商业发展对传统农业的冲击,江浙地区人民热衷于投资丝织业。据此,可知,ABC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相符合,排除。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江浙地区丝织业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统计,在清代,1400个小城镇中80%是县衙所在地,中等城市约一半是府或省治所在地,较大的一般都是地区政治中心。材料体现了

A. 清代商品经济发达,市镇兴盛

B. 市、镇成为朝廷维护统治的政治中心

C. 清朝政府对商业发展高度重视

D. 政府利用政治手段来提高城市化水平

 

查看答案

土地兼并是指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越来越多的农民丧失土地甚至根本就没有土地它是封建社会一个难以治愈的顽疾。下列对土地兼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必然产物       B.是封建经济衰退的表现

C.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             D.导致了严重的统治危机

 

查看答案

明中期以后,政府开始在江南地区大规模加派丝织品,尤以嘉靖、万历年间为甚。由于派织数量远远超出官营作坊的生产能力,各地方织染局为了完成任务,便纷纷实行机户领织制度。这是一种通过中间包揽人,利用民间机户生产的“加工定货”的生产形式。上述材料反映明朝时期(    )

A.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B.政府严格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   

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查看答案

ABCD.四位同学对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A. 官营手工业在相当长时期占据战手工业生产的主流。

B. 官营手工业使手工的发展比较有序,但也限制了手工业者的自由

C. 相对私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的发展趋势日益萎缩

D. 古代官营手工业发达,大量产品投放市场满足了人民的生活需要

 

查看答案

美国学者施坚雅对中国古代城市史和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史进行了研究,认为从8世纪后半期至南宋时期,发生了“中世纪城市革命”。下面不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 官市组织衰落,终至瓦解

B. 坊市分隔制度消灭,可在城内或四郊各处进行买卖交易

C. 出现具有重要经济职能的大批集镇

D. 商帮捐资,建设会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