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桓台县苗世厚四兄弟在济南泺口经营粮食贸易,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集团。苗氏集团得以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C. 西方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实业救国的思潮
(常考点)“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的实质是
A. 传统纺织业的发展 B. 国内贸易中心的转移
C.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 民族工业的产生
我们习惯上把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 主要动力不同
B. 通讯手段不同
C. 机械特色不同
D. 交通工具不同
萨拉丁是16世纪中期葡萄牙里斯本的一位市民,严重的通货膨胀,让他感觉自己的生活费用不断增长,但生活质量却不断下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意大利阻断了商路 B. 美洲黄金的大量输入
C. 政府进行对外战争 D. 股份公司垄断了商品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在18世纪珍妮纺纱机发明以前,“要想找出一个能够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一个双头人容易”。而这一局面在中国被打破是在( )
A. 西汉 B. 唐代 C. 元代 D. 明朝
明朝小说《金瓶梅》的故事源于《水浒传》,但主人公却由侠士武松变为商人西门庆,《三言》《二拍》中的许多故事采自唐宋传奇,但主人公却往往由仕宦之子、将门之后变成了商人。这反映出
A. 社会动荡导致传统价值观的缺失 B. 世俗文学成为反专制的主要载体
C. 重农抑商政策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D. 商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某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