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A. 1921年和1922年
B. 1937年和1938年
C. 1927年和1928年
D. 1949年和1950年
下图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是
A.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
C. “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D. “将革命进行到底”
《申报》在某一时期陆续报道了几篇新闻,其标题分别是:“宋教仁上海遇刺身亡”、“世界大战中的华工”“还我青岛”、“公共汽车开始运行”。由此判断,该时期是( )
A. 晚清时期 B.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C. 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D.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下图为某时期的漫画,在一张“国民政府”的餐桌上,摆放着几个佐料瓶,瓶上分别贴有“苏俄”、“工人”、“学生”、“军人”和“妇女”等标签。从中可知( )
A.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
B. 国民革命具有广泛的基础
C.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对五四集会游行示威,梁漱溟曾评价说:“纵然曹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绝不能说我们所做的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我们民众的举动,就犯法也可以使得。”对他的这一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赞扬了五四运动民主科学的精神 B. 认可国民的正义行动体现了自由原则
C. 肯定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 主张在民主法治原则下捍卫国家主权
1919年8月《青岛潮》描述火烧赵家楼的情景:“时正酉正,电灯已燃。未几,火起,众大愤,始知曹将烧死学子,以为泄怨计。”而亲历者杨振声在《回忆五四》中说:“(学生)搜索到下房,有人发现半桶煤油,就起了‘烧这些杂种’的念头。”这说明( )
A.报刊报道比回忆录真实可靠
B.该报意在淡化学生的责任
C.两位作者政治立场截然相反
D.回忆录加入个人猜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