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毛泽东等人曾给孙中山去信,建议“在上海、广州建立强有力的执行委员会”,“我们应联合商民、学生、农民、工人并引导他们到党的旗帜下。”与此建议信直接相关的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第一次国共合作 D.第二次国共合作
表1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部分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
A. 北伐先遣战江南 B. 第三次反“围剿”
C. 千里跃进大别山 D. 百万雄师过大江
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半数以上的土地仍然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10%的地主富农手中。这一事实可以说明
A. 国民党联合各阶层进行北伐的必要性
B. 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国实践的必要性
C. 国共合作抗日局面最终形成的可能性
D. 革命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的可能性
对下图所示事件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A. 揭开了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B. 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C. 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D. 推动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某学者在其著作《中国近代通史》中写到:“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一个注重枪杆,一个注重笔杆;一个擅长武斗,一个擅长文斗。”文中描述的现象应该发生在(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戊戌维新运动,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 )
A. 挽救民族危亡 B. 发展资本主义
C. 提倡民主科学 D. 推动实业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