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祖实录》记载:努尔哈赤曾对自己身后国家政治制度提前作出安排“继朕而嗣大位者,毋令强梁有力者为也……且一人纵有知识,终不及众人之谋,今命尔八子为八和硕贝勒,同心谋国,庶几无失。尔八和硕贝勒内择其能受谏而有德者,嗣朕登大位。若不能受谏,所行非善,更择善者立焉。……”这一安排
A. 形成了君主与大臣相互制约的局面
B. 奠定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基础
C. 顺应了民主取代专制的历史趋势
D. 遵从了“禅让制”的古代传统
唐朝科举考试中,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其考生有两个来源,即生徒和乡贡。“生徒”是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官办学校)送往尚书省的应试者,“乡贡”是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的应试者。由此可知,唐朝的科举考试
A. 注重考试资格的公平性
B. 承认私立教育的合法性
C. 排除恩荫入仕的可能性
D. 堵塞了门阀入仕的途径
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帛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三五分以代役。此规定有利于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C. 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D. 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由此可见,“推恩令”有效地解决了封国问题的原因是
A. 王国从此受汉郡管辖
B. 西汉从此不再有王国
C. 王国嫡长子没有领地
D. 列侯数多则王国力弱
汉语中,对父亲的兄、弟有伯、叔等不同的称谓。这与英语中将自己父母的兄、弟统称为“uncle”完全不同。可见,这些汉语称谓语体现出
A. 明亲疏的家族追求
B. 辨等级的阶级理论
C. 重家庭的人伦观念
D. 别长幼的宗法意识
西欧中世纪,“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众多大领主分封的中小贵族可能会不接受最高王权的管辖。类似的情形,在我国西周时期
A. 可能出现,周天子通过层层分封间接控制天下
B. 可能出现,地方百姓只服从自己宗族长的管理
C. 不可能出现,周天子对臣属具有绝对的控制权
D. 不可能出现,周天子与臣属以血缘关系为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