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1年英国政府规定有些北美殖民地的土产如食糖、烟草、棉花与靛青等只可供应英国;凡是产品输入英国,只能由英国船只或输入地区的船只运送,从英国出口的商品,只许由英国船只运送。以上规定的主要影响是
A. 削弱了西班牙在北美的势力
B. 打击了“海上马车夫”荷兰
C. 英国世界贸易中心地位确立
D. 英国垄断了北美地区的贸易
15世纪早期,一公斤胡椒在印度原产地值12克白银,在埃及亚历山大港的价格达1014克,1418克,在欧洲各消费国则达2030克。据此推断
A. 欧洲人的消费水平远高于亚洲
B. 印度成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
C. 欧洲的商贸中心己经发生转移
D. 西欧具有开辟新航路的经济动力
《罗马法概论》指出“所有残存的文本看起来都具有土生土长的特点,这同留传下来的传统说法相一致:平民们所寻求的不是改革法律,而是公开法律。”“公开法律”指的是制订
A. 《十二铜表法》 B. 习惯法 C. 万民法 D. 自然法
中国古代一方面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另一方面商业仍然在蓬勃发展。对上述悖论的解释合理的是
A. 重农是战国以后历朝的一贯政策,抑商并非贯穿始终
B. “盐铁官营”等政策成为了商业发展的最大动因
C.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与商品经济繁荣无关
D. 古代明清商业发展因其闭锁状态被西欧打破而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明清时期,新兴的中小市镇大多突破了传统“王制(国家城市建设中的宫殿、住宅及街道的制度性规定)”规划下的城市建设,呈现出无计划的无序性建设状态。这主要是由于
A. 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B. 国家不重视市镇的管理
C. 封建君主专制走向衰落
D. 城镇建设技术极度落后
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且被陚予“公”“保”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时,皇帝也打破了“不许宦官识字”的惯例,并且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奏章除“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宦官掌握了部分“批红”职权。这表明
A. 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
B. 监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
C. 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
D. 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