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英军出售粮食、畜禽、淡水,以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

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英军出售粮食、畜禽、淡水,以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人事运输,以求工值。至于英军在行进甚至开战之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这些情景的描述,更是在英方文献中屡见不鲜。材料反映了()

A. 英方诋毁中国民众    B. 民众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

C. 英军发展海外贸易    D. 民众尚未形成民族国家意识

 

D 【解析】:依据材料中“这些情景的描述,更是在英方文献中屡见不鲜”这一信息,可以推测这样的事情应该确实存在,而并非杜撰,所以A说法错误;B的说法在材料中无法体现;发展海外贸易应对外进行商品输出或是资本投资,目的是为了获利,但在材料中讲的则是为了获得食品和劳工而付出了钱财,这不能说是发展海外贸易,所以C项可以排除;材料反映了在鸦片战争中中国民众给英国侵略者提供帮助,这说明了当时中国的民众尚未形成民族国家意识,因此本题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林则徐禁烟进特别重视使用“具结”(既写保证书),外商“具结”后,如再走私,即予正法。林则徐禁烟时要求外商“具结”的直接目的是()

A. 构建中外商品流通诚信体系    B. 从根本上解决鸦片走私问题

C. 以非刑罚方式管理外商行为    D. 坚决捍卫清政府的根本利益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办理对外交涉——五口通商大臣,起初由两广总督兼任,驻广州。1859年,将五口通商大臣移驻上海。1861年,划归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管辖。1866年,改称南洋通商大臣,由两江总督兼任。这种转变反映了

A. 中国中央机构的半殖民地化

B.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开启

C.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

D. 中国被迫全面对外开放

 

查看答案

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指《南京条约》内容)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  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对《南京条约》内容中关于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轻看说明清朝统治者()

A. 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    B. 执行传统的抚夷政策

C. 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    D. 近代中国主权意识淡薄

 

查看答案

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中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幅员广大的帝国。不顾时势,仍然安于现状,由于被强力排斥于世界联系的体系之外而孤立无依,因此竭力以天朝大国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于要在这样一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原则,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马克思的评论(    )

A对陈腐的天朝帝国表达了深切的同情       B强烈谴责了现代社会的代表英国政府

C指出清朝因被排斥而孤立无依的事实        D深刻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本质原因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一战爆发后,欧亚交通梗阻,纯碱奇缺,独霸我国碱业的英国卜内门公司囤积居奇,致使上海、天津等地的一些食品业和用碱工业由于买不到纯碱而被迫停产倒闭。1917年,吴次伯等人试验制碱成功,经人介绍与范旭东商谈办厂事宜。然而卜内门公司百般刁难,吴次伯中途背信弃义,英国汇丰银行又要挟財政部将用盐制碱特权给予英商。面对严峻的形势,范旭东北上招股,担负起办厂重任,1918年11月,永利制碱公司在天津成立,范旭东被推选为总经理。

——摘选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外国资本家封锁关键技术,改进生产设备又缺乏资金,股东紛纷退出,使永利陷入了困境。为了摆脱困境,范旭东在1921年以高薪聘请了留美化工专家候德榜,经过多年研究,终于解决了大规模制碱的一系列技术难题。使得永利于1924年8月开工生产。1926年6月,永利终于生产出纯净洁白的合格碱,范旭东给产品取名永利纯碱,以区别于“洋碱”。8月,在美国费城举行的博览会上,永利纯碱荣膺金质奖。从1927年到1937年,永利的纯碱年产量翻了三番多,“红三角”牌纯碱远销日本、印度、东南亚一带。范旭东说:“中国如其没有一班人,肯沉下心来:不趁热,不惮烦,不为当世功名富贵所惑,至心皈命为中国创造新的学术技艺,中国决产不出新的生命来。”

——摘自吴晓波《改变“食土民族”的商之大者:范旭东》《经济观察报》2011.9.1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槪括范旭东创办永利碱厂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范旭东的实业活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