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

材料二当代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说:“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材料一中作者的“愁”指的是什么?试分析其原因。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材料二中作者的“愁”指的又是什么?试分析其历史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前具备了哪些有利条件推动解决作者的“愁”。

 

(1)作者的“愁”指的是台湾被日本割占。原因: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直接原因是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思想感情:为台湾的被割占悲痛不已;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企盼台湾回归祖国;忧国忧民的感情等。 (2)作者的“愁”指的是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原因: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美国的干涉。条件:改革开放以后,大陆的经济迅速发展,国力不断增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不断加强,两岸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增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香港和澳门得到成功的实践;国际上“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广泛的承认。 【解析】(1)从诗中的内容来看,春愁之所在是因为“去年今日割台湾”,因此指的是台湾被日本割占。原因是因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思想感情:从作者诗中“四百万人同一哭”可以看出为台湾的被割占悲痛不已;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企盼台湾回归祖国;忧国忧民的感情等。 (2)诗人余光中的愁是乡愁,愁的是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自己无法回乡探望亲人。原因是因为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败退到台湾,美国干涉中国的统一。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主要从国力和“一国两制”方针来谈。 点睛:解答本题第一小问完全是从材料中的内容提取出来的,在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从材料中慢慢提取关键信息,之后一一总结概括,最后得出完整的答案,注意条理清楚,言简意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还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规定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最高工资即年薪6000法郎,等等。但是,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造成后来财政拮据,孤军奋战。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材料三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1)结合材料一、三分析巴黎公社革命与苏维埃政府革命措施的相同点。

(2)结合材料二分析巴黎公社与苏维埃政府之间的关系。

(3)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与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相比有哪些进步性?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7年3月(俄历2月),彼得格勒的女工举行游行示威,各工厂的男工也加入游行队伍。参加示威和罢工的人数不断增加。沙皇政府派军警开枪镇压,工人们奋起反抗。起义工人得到士兵的支持,起义迅速发展,革命的红旗代替沙俄的白、蓝、红三色旗在首都上空飘扬。正在前线指挥俄军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于3月15日宣布退位。

材料二代表大会决定:全部地方政权一律转归当地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俄国工农最明确最坚决地要求的和约,就是立即缔结没有兼并……没有赔款的和约。

——《和平法令》

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

——《土地法令》

(1)材料一中提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判断它的性质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三个文献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通过的?各有什么作用?

(3)两则材料所反映的事件关系如何?

 

查看答案

马克思认为,“它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它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这个“起义”指的是

A. 巴黎公社革命

B. 俄国二月革命

C. 俄国十月革命

D. 英国光荣革命

 

查看答案

下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空白处应为

A. 新中国的成立

B. 苏联的建立

C.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D. “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

 

查看答案

长期流亡国外的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回到俄国,发表了《四月提纲》,其中他提出

A. 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B.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D. 立即发动武装起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