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有人谴责美国“以一钱不值的废纸掠夺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资源和工厂”。这主要是针对
A. 马歇尔计划
B. 布雷顿森林体系
C. 北美自由贸易区
D. 关贸总协定
《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刊登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推断,该时期是
A.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B. 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C. 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D. 普京执政时期
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下列能够体现赫鲁晓夫“蛮干”的是
A. 揭露斯大林一生的主要政治错误
B.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
C. 强行推广大面积种植玉米的运动
D.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为集中人力、物力击退敌人“猛扑”,苏俄实行的有效措施是
A. 实行余粮收集制
B. 采取固定粮食税
C. 实行义务交售制
D. 实行粮食收购制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一览表》中,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共同特点是
国家 | 经济发展模式 |
英国 | 混合市场经济 |
法国 | 计划指导型经济 |
联邦德国 | 社会市场经济 |
日本 | 政府主导型经济 |
A.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B. 大规模推行国有化运动
C. 重新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D.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从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竞选总统,到“新政”的粮个实施过程,美国内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最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洽‘非民主化'道路。”该观点主要说明了
A. 新政完全放弃传统的自由经济发展模式
B. 新政试图引导美国走社会主义道路
C. 美国国内在摆脱危机的道路选择上有分歧
D. 新政有使美国陷入极权政治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