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秦国自襄公建国至穆公之前,共历九代国君。其中,兄终弟及3人.次子继位1人,孙子继...

秦国自襄公建国至穆公之前,共历九代国君。其中,兄终弟及3人.次子继位1人,孙子继位2人,不明嫡庶1人,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仅2人。这一现象反映出

A. 分封制度瓦解

B. 王位继承混乱

C. 宗法制度松弛

D. 中央集权确立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中信息表明秦国王位继承方式多样,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没有严格的执行,这说明秦国宗法制度松弛,故C项正确;A、D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项不如B项更体现这一现象的本质,B属于题中的现象,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名师点睛】先秦时期,广大庶人与奴隶是没有氏的,他们不属于任何宗族集团。社会地位也低于有氏的居民。宗族成员因血缘就能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因而他们是古代社会的贵族。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开始发生剧烈的变动,旧有贵族、平民、奴隶的界限开始趋向崩溃。自战国始,平民和奴隶获得姓氏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先秦宗法制度亦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秦汉以后出现的封建宗族便广泛地包括了不同阶级的居民,从而使宗族和宗法关系明显地带上了阶级关系的痕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自秦、汉以来,仕者不世,然其贤人君子犹能识其先人,或至百世而不绝,无庙无宗而祖宗不忘,宗族不散,其势宜亡而独存,则由有谱之力也。”这一现象说明

A.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基础

B. 宗法观念是维系家族亲情的纽带

C. 宗庙是维系亲情延续的关键

D. 宗法制构筑了家族内部等级观念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白寿彝对宗法分封制曾作如此评价:“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祭主。”这表明宗法分封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 家国同构

B. 神权统治

C. 等级森严

D. 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7年12月,沉睡海底800年的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被打捞出水,“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是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物。据考证,我国近海有2000——3000艘沉船,以宋元时期居多。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二程”之“洛学”出,复兴古学,方使“千载不传之学”重放光明……与西洋文艺复兴时代知识人的自觉不无相似之处。”

——内藤湖南,1909

材料三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二中宋代“商业革命”、“复兴古学”的主要表现。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宋朝的商业革命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影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是指什么?

 

查看答案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A. 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 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C. 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 教化民众,静心明志

 

查看答案

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A. 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 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C. 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D. 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