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著名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提出:“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

著名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提出: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与注目于一姓一家之兴亡的后世帝王迥异。由此可见殷周间之大变革

A. 打破了传统的部落政治

B. 与后世王朝的更替本质相同

C. 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D. 从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

 

A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信息“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可知周人在制度和文化上的变革,如分封制、宗法制、周礼等,其中分封制和宗法制打破了传统的部落政治,故A项正确;“……与注目于一姓一家之兴亡的后世帝王迥异。”故B项错误;商周时期都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C项错误;这一时期仍是贵族政治,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名师点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神权和王权相结合,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②以血缘为纽带、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④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⑤血缘关系与政治隶属关系紧密结合,具有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特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韩非认为,君臣关系是利害矛盾。君主用官爵来换取人臣的死力,臣下为达到富贵目的,必然用死力来换取君主的官爵;君主计算臣所出力量的大小,臣也计算君主所出爵禄的高低,君臣之间犹如买卖关系。这反映了

A. 宗法血缘选官制度渐趋瓦解

B. 儒家伦理确立正统思想地位

C. 法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潮流

D. 君臣关系演变促进社会变革

 

查看答案

我国古代居于中原的人们自称华夏,将“东夷”“南蛮”“西戎-”“北狄”指代边远少数民族。据载,春秋时楚武王自谓“我蛮夷也”,“楚自东夷伐陈”,“楚破南阳九夷”;另有“公会戎于潜(山东曹县)”,“公及戎盟于唐(山东鱼台县)”等。这说明

A. 夷蛮戎狄与华夏族地域差异明显

B. 楚国是最早的少数民族混居国家

C. 春秋时期的民族融合以山东为主

D. 中国境内民族融合现象出现较早

 

查看答案

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

A.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B.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C.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D.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查看答案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表明

A.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B.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 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 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它的实行从内部和外部对原族群的血缘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那些姬姓以外的氏族人群,在周人对其亲族子弟及同盟者的分封中被包围、分解、隔绝、控制了。这种族群关系的重新组合

A. 有利于文明和文化的共同创造

B. 不利于原族群的进一步发展

C. 彻底地瓦解了原有的血缘关系

D. 完成了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