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新报·图画新闻》(宣统年间出版)载文说:“湖南抚院为破除缠足之害,必须当道者躬行表率,嗣后无论绅宦妇女,一律改作圆头薄底靴,俾民间得资楷模。”该材料说明
A. 辛亥革命推动了社会习俗的变迁
B. 晚清时期封建陋习已基本被清除
C. 部分清朝官员提倡鼓励女性放足
D. 废止缠足已经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在一次收藏品拍卖会上展示了一张股票证,上盖有“洛阳市制粉合作作坊”的公章,发证日期为“公元一九五六年八月二十四日”。此股票的历史价值在谁见证了
A. 新中国改造民营资本的创举
B.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恢复
C.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D. 我国利用市场关系发展经济
1898年光绪皇帝上谕:“各省士民若有新书以及新法制成新器,果系足资民用者,允宜奖赏以为之劝。所制之器,酌定年限,准其专利。”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推动了洋务军事工业转向民用工业
B.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C. 开创了近代专利制度的先河
D. 清政府调整了民族工业政策
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 政府积极推行重政策
C.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 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1927—1936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较快。如最大的民族资本荣氏申新厂纱锭数和布机台数,在这十年间增长300%和281%,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橡胶工业、搪瓷工业都有较大的发展。促进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
①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政局相对稳定
②国民政府的推动、支持
③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促进
④爱国实业家的努力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宋代徽人有家规:“族中子弟不能读书,又无田可耕,势不得不从事商贾者,族众或提携之,或从亲友处推荐之,令有恒业,可以糊口。”这表明当时
A. 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
B. 徽州地区的商业发达
C. 血缘关系是徽商集团纽带
D. 重农抑商观念已经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