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1940-1945年苏联集体农庄劳动日平均实物工资(千克),由此可以推知
A. 社会环境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
B. 农业集体化经济政策面临破产
C. 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严重失衡
D. 工业化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
以当代美国默里·N·罗斯巴德为首的新的经济学派认为,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抬高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政府的不当干涉和对私营产值的掠夺,才导致经济危机形势愈益严重。据此可以推断
A. 罗斯福新政是对胡佛做法的全面否定
B. 胡佛的举措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经验教训
C. 胡佛对经济危机爆发负主要责任
D. 胡佛开创了美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1898年,《农学报》载叙福建茶商有人“至印度学习,归用机器焙制,去岁出口四万箱,获得基厚??1905年,两江总督派员赴印度等地考察茶业,考察归来后力主设立机器制茶厂。这说明
A. 竞争与交流推动传统茶业转型
B. 洋务运动扩展到农业领域
C. 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印度
D. 实业救国思想成为社会共识
1890年由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制铁企业,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还出口到日本、美国、泰国等地,被西方人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中国觉醒”的主要含义应是
A. 洋务派开始在实践上向西方学习
B. 洋务派认识到实业救国的重要性
C. 在民族土壤中植入工业文明的因素
D. 发展工业与抵制外来侵略并举
19世纪以前,教育主要是少数精英和富有阶级的特权。然而到了20世纪初,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建立起义务教育体系,所有6~12岁的儿童都要上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 民主政治对特权阶级的冲击
B. 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
C.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
D. 人文主义对个人素质的高度关注
《中国全史》提到“春秋战国时期,商贾的抬头成为社会结构是否改弦易辙的问题。握有权力的王侯守住了他们的地位,利用原有的社会价值标尺——贱商,把这个新兴富裕阶层打击下去。”由此可知
A. 农业是国家繁荣稳定的保障
B. 财富的集聚冲击社会阶层的稳定
C. 商人流动性冲击小农经济
D. 商业发展冲击中央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