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学者胡适曾赞叹说:“民国十五六年间,全国大多数人心倾向国民党,真是六七十年所...

近代学者胡适曾赞叹说:“民国十五六年间,全国大多数人心倾向国民党,真是六七十年所没有的新气象。”材料中的“新气象”反映出

A. 国民党成为广大人民的政党

B. 中国共产党鼓励人们加入国民党

C. 辛亥革命实现了政治民主化

D. 国民革命激发了民众的政治热情

 

D 【解析】材料中的“民(国)十五六年”是1926、1927年,此时正处于国民革命时期,国民党作为政治性的革命政党被大多数所倾向与关注,说明民众的政治热情高涨,这是国民革命促进了结果,D项正确。A项错误,国共合作后的国民党主体上仍是资产阶级政党;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没有体现;C项时间不符,而且辛亥革命也没有完全实现了近代政治民主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12年6月,在上海出版的《新世界》第2期刊登了朱执信译述的《社会主义大家马儿克之学说》,文章比较详细地叙述了《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基本内容。国内出版的多种报刊如《民立报》《社会》《社会世界》等也出现多篇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这说明辛亥革命

A.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B. 宣扬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

C. 提供了舆论自由的社会环境

D. 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查看答案

清人杨勋的《别琴竹枝词》写道:茶馆开张帝叔铺(teashop),特零克帝(drinktea)有鸿儒。试看多少痴男女,并坐谈心廉耻无。据此可知

A. 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全盘西化

B. 近代中国对女性束缚的加强

C. 国人大多坚持男尊女卑观念

D. 近代社会习俗变迁的艰难性

 

查看答案

治外法权是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之一,而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目光中,不过是“以夷制夷”的一种策略罢了。形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A. 列强意图加强控制中国

B. 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C. 中西方法律观念的差异

D. 国人普遍缺乏国家主权的观念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后十多年间,以“夷”指外国人,每每可见可闻于朝堂内外,《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英国国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一变化反映清政府

A. 外交观念发生改变

B. 已沦落为洋人的朝廷

C. 逐步实施平等外交

D. 开始向西方学习法律

 

查看答案

李约瑟认为,由于历史的巧合,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与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的活动大体同时,因而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在明代,中国的传统数学、天文学由于西学的到来而复兴。这说明

A. 传统科技已发展为近代科技

B. 西学东渐促进中国科技发展

C. 传统科技与西方科技难分高低

D. 中国科技明清仍然领先于世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