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至迟自西周开始,已经就医药事物而设官立制。后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至迟自西周开始,已经就医药事物而设官立制。后来,伴随着政治和秩序对于关照民生的需求,医疗制度形成不能够日益发展。汉代出现太常太医令和少府太医令两种职能上有所区分的官职;北齐发展为太常寺太医署和门下省尚药局两种机构,并初置为太子服务的门下坊药藏局。隋炀帝时将药藏局归殿内省。实现了药藏局职能与隶属关系的统一。唐朝建设医疗制度,因革汉、北齐、隋之制而损益之。……唐代在中央设立了各级医疗机构;在地方也设立了一定数额的医学人员,包括医博士、助教以及医学生等。配合这些机构及相关人员的设置,唐代还针对医疗事物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性规定,最集中的体现是唐令中有专门的(医疾令)。此外,根据各个时期需要,唐代的皇帝还曾针对医疗问题发布过一些敕文,如玄宗时期的《考试博学多才道术医药举人诏》等。

——摘编自程锦《唐代医疗制度研究》等

材料二广州是近代中国最早与西方世界接触的前沿,也是西方医学最早输入和最先繁荣的城市。早在1835年广州就有了传教士建立的第一所眼科医院,1838年“中国医学传授学会”在广州组成。……1846年美国医生伯驾引入了乙酰麻醉法在教会医院第一次试用,使医院在实施外科手术上有重大进步并保持技术优势。1920年以后,广州的公共卫生和预防疾病运动全面发展。

——摘编自《中国医学通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医疗制度的特点及促进唐代医疗制度完备的因素。

(2)依据材料二,指出广州近代医疗事业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特点:设官立制早(或历史悠久);随着历代政治需要而不断发展完善;医疗机构的职能日益明确;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医疗系统;有配套的法令或制度保障。 因素:借鉴前代的医疗制度;统治者重视;唐代医学的发展;唐代国力强盛;科举制的发展;中外文化交流的推动。 (2)新变化:西医传入,中西医并存;出现专科医院;教会医院保持着技术优势;现代医疗制度、公共卫生事业逐渐确立。 影响:开风气之先,促进了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冲击了传统的医疗制度与医疗观念,促进了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助推了列强的侵华活动,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可以从中国古代医疗制度的设立久远、不断发展和完善、医疗机构、医疗系统和配套的法令或制度保障等角度进行分析。第二小问,可以从对前代的借鉴、统治者重视、国立强盛、科举制的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推动等角度分析。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广州是近代中国最早与西方世界接触的前沿,也是西方医学最早输入和最先繁荣的城”得出西医传入,中西医并存;根据材料“早在1835年广州就有了传教士建立的第一所眼科医院”得出出现专科医院;根据材料“1846年美国医生伯驾引入乙酰麻醉法在教会医院第一次试用,使医院在实施外科手术上有重大进步并保持技术优势。”得出教会医院保持着技术优势;根据材料“1920年以后,广州的公共卫生和预防疾病运动全面发展。”得出现代医疗制度、公共卫生事业逐渐确立。第二小问,积极性可以从对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近代化和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等角度分析;消极性即助推了列强侵华活动。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古代医疗的发展•表现;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医疗事业的发展 【名师点睛】材料解析题解题的关键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找"与"读"往往是一致的,不需要将两者截然分开。找到有效信息。读材料时要善于抓关键词。无论材料的文字有多少,无效信息的干扰程度有多强,材料的涵义往往都在几个关键词上。从材料中找出有助于解题的信息:具体做法是:先分析材料,长材料分成几段,分别找出每段的信息;短材料分句,找出各句的含义;如果材料只是一句话,就找出它的字词如时间、地点、人物、对事件的评价等要素。这样层层剖析,找出材料所包含的所有信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新文化潮流的冲击下,……有的女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她们)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新文化运动

A. 动摇了传统礼教思想统治地位

B. 促进了科学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C. 树立了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

D. 出现了比较偏激的社会思潮

 

查看答案

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康有为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 在幕后积极操作君主立宪制

B. 借助历史传统宣传维新主张

C. 顺应革命潮流推进社会的变革

D. 从西方文化中寻找变法依据

 

查看答案

下表是当时全国工业、采矿和交通运输业的资产总值(6749万元)所占的比例。据此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1894年官方与民间资本的比例

 

官方资本

民间资本

有总额(万元)

4757

1992

所占比例

70%

30%

 

(注:官办企业中,重工业的资产占官办企业总资产的89.7%;轻工业的资产仅占官办企业总资产的10.3%)

A. 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

B. “实业救国”已成为一股杜会思潮

C. 淸政府重视对洋务企业的投资

D. 列强尚未控制中国的重工业资源

 

查看答案

抗战初期,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以法币为基础发行根据地货币,保护法币的主体地位;配合物资战,对物资在根据地的输出和伪币的输入实行限制,对对外贸易实行控制;保护法币,使其沉于民间,防止被伪币套取。这些举措

A. 为持久抗战提供了经济支持

B. 挫败了日寇对华经济侵略

C. 体现了国共团结抗日的精神

D. 体现了工农政权的性质

 

查看答案

1908年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江西萍乡煤矿三家合并,成立“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随着时局变幻,该公司不断经历波折。下图摘自《汉冶萍公司史》目录,请判断第四章第三节的标题可能是

A. 汉冶萍确立官办的体制

B. 汉冶萍举借日债及后果

C. 汉冶萍在重庆再建新厂

D. 国民政府接收汉冶萍产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