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借口中国的司法制度过于...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借口中国的司法制度过于野蛮残酷,不能适用于西方人,因此强迫清政府承认外国的领事裁判权。1906年秋,清廷设立专门司职审判的大理院,从机构设立上启动了行政、司法分立的进程,如果说这一改革还只是对传统体制稍加变动的话,那么在地方各级,从袁世凯在天津府地方试办新式审判厅开始,到京师地方、东三省及江苏等地试办各级审判厅,以及后来各省城、商埠各级审判厅等各级新式审判机构的设立,无疑是对传统体制的重大突破。从其人员任用上看,传统体制中,各级行政官即是审判官,审判所需的法学专门知识主要是靠其司法审判的辅佐人员,而新式审判机构的审判官员,既需要较长时期的专业学习,考试选拔合格,并经过一定时期的试用后,才能正式成为其一员。袁世凯在天津试办新式审判厅时,“经试办数月,积牍一空,民间称便”,甚至开厅以后,洋商因为该厅审判公正,“亦有不先赴该国领事投禀而径赴该厅起诉者”。清末政府通过《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以及其后几部法律,第一次在中国历史上规定了辩护和律师制度。被告人有权对自己所受到的控诉进行辩护,并随时可以自己选任或由法定代理人为其选任辩护人。

——摘编自春杨《论清末中国司法体制的转型及其历史启示》

(1)根据材料,指出晚清司法审判制度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司法审判制度改革的作用。

 

(1)主要变化:西方列强获得领事裁判权,中国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行政、司法分立,确立司法审判的独立地位;任用专业的审判官员;审判效率提高,冤案减少;确立辩护和律师制度,给予法律当事人辩护的权利。 (2)对传统的司法制度进行了初步的改造,司法原则有了较大的转变并与国际接轨,培养了一批有专业素质的司法人员,标志着司法审判制度迈向近代化,对近代中国法律与司法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许多新法律大部分没有得到执行。 【解析】试题分析:第(1)问,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强迫清政府承认外国的领事裁判权”“从机构设立上启动了行政、司法分立的进程”“而新式审判机构的审判官员,需要较长时期的专业学习”“洋商因为该厅审判公正”“第一次在中国历史上规定了辩护和律师制度”进行归纳即可。 第(2)问,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可知,无论司法原则,还是司法人员的素质,与以前相比,有很大进步,这有利于中国司法的近代化,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司法制度也存在一定局限。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近代民主革命•近代司法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图中任选三个关键词,提炼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至迟自西周开始,已经就医药事物而设官立制。后来,伴随着政治和秩序对于关照民生的需求,医疗制度形成不能够日益发展。汉代出现太常太医令和少府太医令两种职能上有所区分的官职;北齐发展为太常寺太医署和门下省尚药局两种机构,并初置为太子服务的门下坊药藏局。隋炀帝时将药藏局归殿内省。实现了药藏局职能与隶属关系的统一。唐朝建设医疗制度,因革汉、北齐、隋之制而损益之。……唐代在中央设立了各级医疗机构;在地方也设立了一定数额的医学人员,包括医博士、助教以及医学生等。配合这些机构及相关人员的设置,唐代还针对医疗事物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性规定,最集中的体现是唐令中有专门的(医疾令)。此外,根据各个时期需要,唐代的皇帝还曾针对医疗问题发布过一些敕文,如玄宗时期的《考试博学多才道术医药举人诏》等。

——摘编自程锦《唐代医疗制度研究》等

材料二广州是近代中国最早与西方世界接触的前沿,也是西方医学最早输入和最先繁荣的城市。早在1835年广州就有了传教士建立的第一所眼科医院,1838年“中国医学传授学会”在广州组成。……1846年美国医生伯驾引入了乙酰麻醉法在教会医院第一次试用,使医院在实施外科手术上有重大进步并保持技术优势。1920年以后,广州的公共卫生和预防疾病运动全面发展。

——摘编自《中国医学通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医疗制度的特点及促进唐代医疗制度完备的因素。

(2)依据材料二,指出广州近代医疗事业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在新文化潮流的冲击下,……有的女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她们)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新文化运动

A. 动摇了传统礼教思想统治地位

B. 促进了科学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C. 树立了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

D. 出现了比较偏激的社会思潮

 

查看答案

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康有为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 在幕后积极操作君主立宪制

B. 借助历史传统宣传维新主张

C. 顺应革命潮流推进社会的变革

D. 从西方文化中寻找变法依据

 

查看答案

下表是当时全国工业、采矿和交通运输业的资产总值(6749万元)所占的比例。据此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1894年官方与民间资本的比例

 

官方资本

民间资本

有总额(万元)

4757

1992

所占比例

70%

30%

 

(注:官办企业中,重工业的资产占官办企业总资产的89.7%;轻工业的资产仅占官办企业总资产的10.3%)

A. 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

B. “实业救国”已成为一股杜会思潮

C. 淸政府重视对洋务企业的投资

D. 列强尚未控制中国的重工业资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