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姚鼐(1732-1815),安徽桐城人。其一生,仅八年...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姚鼐(1732-1815),安徽桐城人。其一生,仅八年的仕宦生涯,而读书、教书、著书,则是他毕生的主要活动。

在学术思想方面,姚鼐极为崇尚程、朱之学,可“正之”,但不能诋毁、讪笑,否则便是“诋讪父、师”,要遭天谴。姚鼐虽加意维护程、朱,但较为通速,能兼容其它学说,甚至能吸纳汉学之长。他还提出文章的核心在于“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的统一。“又理”,是指当时的理学思想,主要来自宋学;“考据”,是指文章要有实据,避免空泛,主要来自汉学;“辞章”,是指文章还要有结构、文字、音韵上的文学之美。这一理论在当时的时代环境下,是有相当积极意义的。

他先后任杨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等书院主讲,精心培养了梅曾亮、姚莹等一大批弟子,他以自己的古文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使“桐城家法”得到广泛的传播。姚鼐一生的著作等身,有《惜抱轩诗文集》、《惜抱尺牍》等。与创始人方苞、刘大槲并称为“桐城三祖”,被盛誉为“中国古文第一人”、“中国古文的高峰”。

——摘编自李帆《姚鼐学术思想论述》

(1)根据材料,概括姚鼐的主要成就并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姚鼐思想没有发展为早期启蒙思想的原因。

 

(1)成就及评价: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统一的学术思想,有助于全面继承传统文化,推动文学事业发展;注重考据,有利于弥补理学的空谈,但也助长了脱离实际为考据而考据的社会风气;尊崇理学,束缚了思想且从汉学中找实据具有保守性;通过书院讲学,培养了人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著书立说,使中国古文达到顶峰。 (2)原因:君主专制强化;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发展不充分;理学占统治地位,早期启蒙思想影响不大;西学东渐影响有限;姚鼐自身尊崇理学思想。 【解析】(1)成就及评价:根据“还提出文章的核心在于‘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的统一”“避免空泛”“《惜抱轩诗文集》、《惜抱尺牍》”“中国古文第一人”“中国古文的高峰”分析归纳。 (2)可根据姚鼐生活时代的政治、经济、思想以及姚鼐自身尊崇理学等方面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借口中国的司法制度过于野蛮残酷,不能适用于西方人,因此强迫清政府承认外国的领事裁判权。1906年秋,清廷设立专门司职审判的大理院,从机构设立上启动了行政、司法分立的进程,如果说这一改革还只是对传统体制稍加变动的话,那么在地方各级,从袁世凯在天津府地方试办新式审判厅开始,到京师地方、东三省及江苏等地试办各级审判厅,以及后来各省城、商埠各级审判厅等各级新式审判机构的设立,无疑是对传统体制的重大突破。从其人员任用上看,传统体制中,各级行政官即是审判官,审判所需的法学专门知识主要是靠其司法审判的辅佐人员,而新式审判机构的审判官员,既需要较长时期的专业学习,考试选拔合格,并经过一定时期的试用后,才能正式成为其一员。袁世凯在天津试办新式审判厅时,“经试办数月,积牍一空,民间称便”,甚至开厅以后,洋商因为该厅审判公正,“亦有不先赴该国领事投禀而径赴该厅起诉者”。清末政府通过《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以及其后几部法律,第一次在中国历史上规定了辩护和律师制度。被告人有权对自己所受到的控诉进行辩护,并随时可以自己选任或由法定代理人为其选任辩护人。

——摘编自春杨《论清末中国司法体制的转型及其历史启示》

(1)根据材料,指出晚清司法审判制度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司法审判制度改革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图中任选三个关键词,提炼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至迟自西周开始,已经就医药事物而设官立制。后来,伴随着政治和秩序对于关照民生的需求,医疗制度形成不能够日益发展。汉代出现太常太医令和少府太医令两种职能上有所区分的官职;北齐发展为太常寺太医署和门下省尚药局两种机构,并初置为太子服务的门下坊药藏局。隋炀帝时将药藏局归殿内省。实现了药藏局职能与隶属关系的统一。唐朝建设医疗制度,因革汉、北齐、隋之制而损益之。……唐代在中央设立了各级医疗机构;在地方也设立了一定数额的医学人员,包括医博士、助教以及医学生等。配合这些机构及相关人员的设置,唐代还针对医疗事物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性规定,最集中的体现是唐令中有专门的(医疾令)。此外,根据各个时期需要,唐代的皇帝还曾针对医疗问题发布过一些敕文,如玄宗时期的《考试博学多才道术医药举人诏》等。

——摘编自程锦《唐代医疗制度研究》等

材料二广州是近代中国最早与西方世界接触的前沿,也是西方医学最早输入和最先繁荣的城市。早在1835年广州就有了传教士建立的第一所眼科医院,1838年“中国医学传授学会”在广州组成。……1846年美国医生伯驾引入了乙酰麻醉法在教会医院第一次试用,使医院在实施外科手术上有重大进步并保持技术优势。1920年以后,广州的公共卫生和预防疾病运动全面发展。

——摘编自《中国医学通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医疗制度的特点及促进唐代医疗制度完备的因素。

(2)依据材料二,指出广州近代医疗事业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在新文化潮流的冲击下,……有的女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她们)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新文化运动

A. 动摇了传统礼教思想统治地位

B. 促进了科学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C. 树立了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

D. 出现了比较偏激的社会思潮

 

查看答案

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康有为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 在幕后积极操作君主立宪制

B. 借助历史传统宣传维新主张

C. 顺应革命潮流推进社会的变革

D. 从西方文化中寻找变法依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