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民主法制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中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阅读下列材料,结合...

民主法制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中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110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着力进行民主建设。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二1967年8月5日,刘少奇在中南海受到残酷批斗。他抗议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罢免了我国家主席?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

——《历史上的今天》

材料三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材料四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当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2)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什么?此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创立的一项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何特点?

(4)材料四反映中国在治国方略方面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请用史实予以说明,并简述其影响。

 

(1)成就: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背景:“文化大革命”。 问题:民主与法制遭严重践踏。 (3)制度:农村基层民主制度。 特点:广泛性、直接选举等特点。 (4)重大变化:依法治国(或加强法制建设) 史实:颁布1982年宪法,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若答到具体的法律名称同样给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 影响:逐步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经济发展与人权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建国初期中国民主政治三大民主政治制度即可。 (2)背景:根据“1967年8月5日,刘少奇在中南海受到残酷批斗”可知,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刘少奇作为国家主席受到严重的人身迫害,所以这一事件发生的背景是“文革“时期。问题:结合所学可知,此现象反映了文革期间,民主与法治遭到严重摧残,国家法律形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 (3)制度:根据“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得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特点:根据“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等信息得出广泛性、直接选举等特点。 (4)重大变化和史实: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治国方略方面的重大变化是颁布1982年宪法,并制定了《民法通则》等一系列的相关法律。影响: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法制建设的影响可以得出形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加快了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示意图)

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光辉业迹,已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

——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节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

(2)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是什么?材料说到“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3)据材料三,指出作者的愿望,并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至少三条有利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

 

查看答案

2015年11月,海峡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举行了历史性的会面,双方都强调要坚持“九二共识”,深化两岸合作。“九二共识”是指海峡两岸

A. 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B. 践行“一国两制”构想

C.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 允许居民相互探亲和旅游

 

查看答案

1986年美国记者华莱士在采访邓小平时问道:“台湾有什么必要同大陆统一?”邓小平说:“这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惑情问题。凡是中华民族的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总是违背民族意志的。其次,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又被别人拿去了。”这说明对于台湾问题,中央政府的出发点是

A. 保障民族关系的稳定繁荣

B. 充分尊重台湾历史和现状

C. 考虑国际国内的发展状况

D. 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

 

查看答案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以下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分别颁布于1912、1949年、1954年

B. 分别由南京临时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 分别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D. 分别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查看答案

苏联史学家在纪念十月革命40周年时出版了《伟大的十月和东方各国人民》一书,其中心思想是“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真正具有包罗一切的普遍影响”,“对一切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给予了决定性的影响”。书中思想

A. 过分夸大了十月革命影响

B. 有利于增进社会主义国家团结

C. 高度评价它世界范围的意义

D. 指出十月革命对西方国家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