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徐中约在评价甲午战争时指出:“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战争压根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

徐中约在评价甲午战争时指出:“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战争压根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在作战。西方观察家就精辟地将这场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之间的战争。”从中可知

A.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腐朽

B. 中日双方综合实力对比悬殊

C. 中国民族主义意识严重缺失

D. 中国主要军事将领妥协退让

 

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史学家认为甲午战争基本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西方观察家也指出这是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之间的抗争,这反映出甲午战争仅由清政府高层官员带领军队进行作战和应对,未发动起普通民众参与到抗战中来,这实际上是由于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的缺失,C项正确。题干强调中国民族主义意识严重缺失,与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腐朽无关,排除A。题干强调中国民族主义意识严重缺失,与中日双方综合实力对比悬殊无关,排除B。题干强调中国民族主义意识严重缺失,与中国主要军事将领妥协退让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南京条约》,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它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因此,《南京条约》

A. 反映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

B. 导致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

C. 损害了中国贸易和司法主权

D. 使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

 

查看答案

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时其中并未包含保护公民权利的人权法案,作为宪法主要起草人之一的汉密尔顿对此曾这样论述:在公开宣称基于人民权力,由人民的直接代表与公仆执行的宪法之中,就严格意义而论,人民不交出任何权利;既然人民保留全部权利,自然无需再宣布保留任何个别权利。下列表述与汉密尔顿观点一致的是

A. “人权法案的缺失是宪法制定者无意疏忽所致

B. “人权法案的制定不符合建立强权政府的需要

C. 公民权利通过主权在民的宪政原则受到充分保障

D. 公民权利通过政府权力严密的分权制衡得以保障

 

查看答案

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B地方各州自治权不断增强

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D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查看答案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有权通过帝国预算并监督财政支出。然而,帝国政府的收入只需要投一次票,就成为固定税收;假如入不敷出,帝国政府就让各邦出“国库捐”,因此帝国政府是永远不用开征新税的。这反映了

A. 帝国议会对政府无实际制约作用

B. 帝国议会掌握政府大权

C. 军国主义传统深厚

D. 君主立宪制已经确立

 

查看答案

下表为英国政府议案在议会中被修正情况的统计,材料中数据的变化表明英国

时间

被修正总数

年平均数

1867-1869年

17项

5.7项

1880-1885年

11项

1.8项

1896-1900年

1项

0.2项

 

 

A. 内阁对议会的影响力增强

B. 议会上院势力明显衰落

C. 分权制衡的原则逐渐丧失

D. 统治阶级政策趋于一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