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曾纪泽(1839-1890年),曾国藩...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曾纪泽(1839-1890年),曾国藩次子,曾担任清政府驻英、法、俄国大使。面对西方各国“越海道数万里以与中华上国相通,商舶循环于海上”的局面,他认为:“中国不能闭门而不纳,束手而不问”。在向西方寻求富强根源的过程中,他认为:“近今百年西人之富,不专在机器之创兴,而其要领专在保护商会……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因此,“至商贾管什之利权,子母盈馀以蓄妻子养身家,此又人情所同,中外一致,非可岐而视之。”“欲拒绝通商,屏斥洋货,言中国修德力政,而远人自然宾服者,此迂远而阔于事情者也。”为改变中西通商中“吾华之金钱日流于外洋,有出而无入”的不利局面,他极力主张“博心一志,自讲商务,上下同心,与洋人争利,然后可免坐困之弊”。

——据唐月民《论曾纪泽的近代开放观》

(1)据材料概括曾纪泽“开放观”的具体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曾纪泽的“开放观”。

 

(1)主张:反对闭关锁国;主张重视商业,发展对外贸易;主张团结—致,与外商争利。 背景: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兴起。 (2)评价:体现了曾纪泽的爱国主义精神;适应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有利于中国近代化。但对西方富强的认识停留在表层,没有从政治体制、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层挖掘。 【解析】(1)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主张:根据材料“中国不能闭门而不纳,束手而不问”可归纳为反对闭关锁国;根据材料“近今百年西人之富,不专在机器之创兴,而其要领专在保护商会”可归纳为主张重视商业,发展对外贸易;根据材料“吾华之金钱日流于外洋,有出而无入”可概括为与外商争利。第二小问背景:结合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的社会状况,从民族危机和向西方学习两个方面即可得出答案。 (2)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博心一志,自讲商务,上下同心,与洋人争利,然后可免坐困之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爱国精神和推动中国近代化两方面归纳曾纪泽的“开放观”;但曾纪泽的“开放观”也存在局限性,对西方富强的认识停留在表层,没有深入到政治体制、思想文化等层面。 点睛:解决本题时务必要对设问进行正确的解读。解决第一问时,紧抓“曾纪泽‘开放观’”,根据材料相关信息归纳主张即可;其主张的历史背景,主要是结合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运用所学知识作答。解决第二问时,务必要公正、客观地评价曾纪泽的“开放观”,主要从积极和局限两方面考虑即可得出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唐玄宗即位时,农民流亡问题严重,国家编户剧减。为此,开元九年开始括户改革,规定:(1)流民百日内到官府自首的,可以重新编入当地户籍,在当地缴纳赋役,原籍赋役予以停止。自愿返乡的,免除当年赋役;(2)过期不自首者,发配到偏远地区;(3)对接纳不法逃户的州县予以处罚;(4)免除之前农民借贷未还的种子、地税。但是改革效果不明显,遭到逃户反抗,造成阶级关系紧张。

从开元十一年开始第二阶段的括户,规定(1)允许自首农民开垦周围闲田;(2)流民编户后,免除六年租庸和征役,仅交纳一定的土地所产实物即可;(3)对于不便流民安定的其它赋役,可以变通处理;(4)任用有才干的“知名士”为劝农判官,到地方宣讲新政,监督执行。该阶段成效明显,括户的成果主要是在该阶段取得的。

——摘编自许道勋《唐玄宗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玄宗第二阶段括户政策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玄宗括户政策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近现代报刊业发展历程(摘编自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报刊发展与社会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探索实行官邸制以制约住房腐败的设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秦汉起,无论是各地被征辟或举荐到中央,或外放到各地的各级官员,大多存在有异地住房的需要。因此,由国家向赴任官员提供住房,大约也就在秦汉之际逐渐趋向制度化……住房以外,一应家具杂用亦按入住者的身份提供。以明代淳安县署为例,知县的家具杂用有六十三种二百余件,县丞、主薄等有六十种,典史仅十九种。洪武时,黄州府有个同知安贞,因“搜造公宇器用”,被部下吏员向按察司检举,按察司又向中央汇报。朱元璋得知后,为安贞开脱,说是:“房宇器用都是公家的,安贞若另迁他官,一样也带不走。”……另外,官员调任或退休时,所有家具杂用,都要按清单归还。

——摘自完颜绍元《古代怎样解决官员住房问题》

材料二法国很早就开始实施官邸制:“公职人员职务用房制度”。规定:住房大小与付费标准根据职务需要与地位确定。例如担任部长以上的公职,一般可以享受完全免费的职务用房,标准是家庭1—2人住3房套间,3个人住4房套间,4—5人住5房套间。中下级公职人员如果无住房就无法工作者,也参照上述标准分配住房。如果只是一般需要分配职务用房者,则应缴纳正常租金标准一半的房租。……美国官邸制适用范围则是总统、副总统、州长、副州长以及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城市市长。在美国,各级官员官邸的购买、日常使用和维护费均由政府预算负担,居住者只需每年交纳象征性的租金l美元。此外,除了国际通行的驻外大使配有官邸外,一些美国大学校长也住“官邸”。

——摘自《看各国如何实施官邸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官员公房制度实行的目的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中国古代与西方的官邸制有何异同?谈谈你对实行官邸制的认识。

 

查看答案

西方学者劳伦斯·萨默斯曾说,300年以后的历史书会把“冷战”的结束作为第三等重要的事件,把伊斯兰世界和西方世界的关系作为第二等重要的事件,而头等重要的事件是包括中国、印度等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以及它们与发达国家的关系。这说明在作者看来

A. 冷战的影响在短期内将会持续存在

B. 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是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

C.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D. 中国与印度将是主导未来世界的两大关键力量

 

查看答案

1948年,大量“积极的”美国电影在大选的关键时刻涌入意大利,美国国务院鼓励派拉蒙公司重新发行《妮诺基卡》以在大选中帮助赢得反共选票;相反,华盛顿要求《愤怒的葡萄》暂缓在法国上映,以防止法国共产党利用影片中不利的一面。材料说明美国电影

A. 基本主宰战后欧洲电影市场    B. 成为实施冷战的重要武器

C. 进军欧洲主要基于政治目的    D. 完全沦为政府的宣传工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