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前期,对于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八位宗室王公给予了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俗称“铁帽子王”,他们均在京城设王府居住,所有俸禄待遇、王府官员、护卫等全部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由宗人府按规定给予。这一做法
A. 根本目的是保证宗室贵族特权
B. 严重威胁君主专制统治
C. 体现清朝务实灵活的统治策略
D. 容易造成军阀割据局面
《元代·百官志》有云:“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致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据此可知宣慰司
A. 是掌管军政大权的行省分设机构
B. 为宣政院辖属的地方宗教机构
C. 是中书省派驻边疆的地方机构
D. 被少数民族地区的僧俗首领掌管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是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元代只有中央无地方的,中国只是其征服地,像英国的香港。”此言论的实质是
A. 元代通过行省制度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B. 行省制度使地方行政机构形同虚设
C. 元代的中央最高行政机关是行中书省
D. 元代中央政府与地方的矛盾十分尖锐
宋代的官、职、差遣(临时任务)分开授予,“官”是确定待遇的标准;“职”指职位,如“大学士”等;而“差遣”则掌握实际事务权利。这样承担内外事可以不受官品和资历的限制,这一做法有助于
A. 防止官员权利膨胀
B. 明确官员的职责
C. 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D. 减少吏治腐败发生
宋朝皇帝的指令原则上须经二府,以“敕牒”(诏书)方式颁布执行,在这个程序中可以“封驳”(说明理由拒绝)。皇帝自宫内直接发出批示,认为是“灭裂纪纲”的源头,经常受到臣僚的批评和抵制。这种设计
A. 使宋代君主权力受到相权的严重制约
B. 表明宋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相当完善
C. 有利于政府各部门分工合作提高效率
D. 使皇权受到决策程序的制度化制约
唐代的皇帝追认老子为其始祖。741年,唐玄宗正式下令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道举考试测试《老子》、《庄子》、《文子》、《列子》,考试形式和明经科相同,合格及第者称道学举士。道举的设立旨在
A. 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 配合政权统治的需要
C. 冲击世家大族的政权垄断
D. 推动文化的多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