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宋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尤其以田产交易规定最为详细,史称“宫中条令,为交易一事最为...

宋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尤其以田产交易规定最为详细,史称“宫中条令,为交易一事最为详尽。”这表明宋代

A. 土地买卖缓和了社会矛盾

B. 政府强化租佃剥削关系

C. 经济立法形成了完善体系

D. 土地私有化的程度提高

 

D 【解析】宋代通过经济立法规范田产交易,且规定最为详细,说明宋代对土地兼并的抑制有所放松,从而土地私有化程度提高。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所述为土地买卖关系,不是租佃关系,排除B 项;C项说法夸张,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资料统计,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国南部诸省水利工程数目增加,而北部数目则有所减少。这表明

A. 北方水利技术水平落后

B. 经济发展赖于政治稳定

C. 南方水利事业异常繁荣

D. 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

 

查看答案

东汉,有察举征辟权的官员多举“年少能报恩者”,世代公卿的家族“门生故吏遍天下”。其直接后果是

A. 宗族的伦理秩序强化

B. 贵族政治逐渐形成

C. 官僚集团易形成派系

D. 新的选官制度确立

 

查看答案

中国传统社会曾出现过数次由中央政府颂布并推行全国范围的田制,如秦汉的授田制、曹魏屯田制、西晋占田制、陏唐均田制。据此可知,田制所有权属于

A. 国家土地所有制

B.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C. 地主土地所有制

D. 佃农的土地所有制

 

查看答案

下面是关于“马”字写法的发展演变图,促进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文字书写工具的不同

B. 书写材料发生变化

C. 经济和文化交流需要

D. 书法艺术不断发展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外国使节采用何种礼节觐见中国皇帝,始终是中外关系上的一个死结,西方外交要求平等,天朝体制讲究藩属,围绕着“跪与不跪”,引发了多次外交冲突。

乾隆时代(1793年)

礼部坚持英国特使马戛尔尼行跪拜礼,并擅改英国外交文书

咸丰时代(1860年)

指示决不见不行跪拜礼之夷人,否则“唯有与之决战”

同治时代(1873年)

英、法、俄、美等六国使节终于首次以平等礼仪觐见皇帝

 

1873年被称为大清朝“礼崩乐坏”元年:清延将觐见礼仪问题下放给大臣们商议。

翰林院编修吴大澄激烈反对外国使节用平等礼仪觐见同治皇帝,理由是破坏了祖宗旧制,会改变清朝的政体。

浙江道监察御史边宝泉激烈要求外国使节行跪拜礼仪,用中国臣子跪拜之礼要求外国使节是一种优待。

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认为,国家正面临数千年未有的大变局,朝廷礼制应随情势变通,既然已将西方诸国“许为敌国,自未便以属国之礼相待”。

——摘编自腾讯历史《转型中国1864-1949》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历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清末礼崩乐坏问题”自行拟定-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充分运用材料信息,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解析准确,阐释充分,逻辑严谨,表述清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